第182章 推广新粮(2 / 3)

也没有被人伺候的习惯,可近来她出门的次数越发多,收拾衣服,打扫房间什么的,也都得有人做。

这也提醒了她,家里虽然有了唐家人,但这些人到底不是自家的。

娘亲不让梅香留在主院,很难说其中一个原因是年纪不合适。

等她有空了,去物色两个年纪大些的老嬷嬷和小厮什么的。

以后大家的事情肯定更多,总不能传个话都要亲自跑一趟。

虽然不是一个纯粹的古人,但周泠泠对买下人这件事还真没什么抵触。

大概是因为她从头到尾并没有拿所谓的下人不当回事,只是换了另一种让彼此都安心的合作方式罢了。

像梅香,她已经说了日后竹清大了,也是可以放她自由的。

于是周泠泠在自己的计划本上又默默添了给家里买下人这件事。

第二日一早,

周泠泠难得没有睡到自然醒。

在去城北挖土豆之前,她还要将家里的事情安排一下。

她起来的时候约莫七点,梅香就已经来告诉她,隔壁的客人已经等了一刻钟了。

周泠泠只能加快了洗漱的速度。

“梅香姐,早饭直接送到前厅吧,舅舅他们来这么早,估计也没吃饭。”

梅香笑着点点头:“小姐放心,都准备好了。”

这一两个月唐大和桑林他们不常在家,家里做饭倒是轻松多了。

前院做饭的婶子都已经回去了。

唐家四个儿媳妇,两个在前院大厨房,两个在后院小厨房,也是按这个分工各自负责前后院的打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后面更精彩!

主家宽和,后面几个院子也都不是每日打扫,小姐的院子更是夫人和自己亲自打扫,所以她们几妯娌倒也不累。

一家子除了赵婶子和虎子几个小娃娃外都拿着月钱,管吃管住,又不是卖身,心里对周家更是感激。

赵婶子也没闲着,要帮着带孙子,有空了还帮媳妇儿们洗衣做饭。

就连跟着唐家一起的孙家人如今也对自己的生活相当满意。

孙言读过两年书,这两个月一直负责修渠的记账事宜,修完渠了,就回府里当账房。

孙老爷子自觉看了几个月的大门,周家也不亏待他,把之前的月钱都给他补上了。

老爷子一再推辞,最终在陈氏的坚持下还是饱含热泪的收下了。

孙老太太则是因为身体不好,只能在家养着,顺便帮又怀孕的儿媳妇照看照看小孙子。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这句话对陈家人和周卓一家来说也是如此。

舅舅只会杀猪,舅母倒是有几分经商的头脑,想来二表哥也是随了舅母。

于是吃过早饭,周泠泠也不磨蹭直接说起了正事。

“我想在安北城开一家铺子,卖粮种。”

“年初我在城北种了两处土豆,韩由叔他们传回来的消息,产量虽然比不上云水县,却也能亩产千斤,所以在北疆种土豆完全可行。”

“北疆军民吃苦受饿久矣,既然第一批试验成功,如今天气暖和,舅舅舅母你们也来了,我手里有种子,也有可靠之人,正是时候将此事推行。”

“除了安北城外,我计划在今年内,将土豆推广到北疆另外十三座城池,将军府和各城也会极力配合……”

而这件事,她将全权交给陈舅舅一家。

当然,不包括大表哥,大表哥和周卓自有别的任务。

与陈舅舅夫妻俩惊诧到沉吟完全不同,陈家康却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开铺子!

还是卖粮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