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那又何妨?(3 / 4)

戴罪立功,很快就能离开这里了。我看他对武家并无恶感,性子比起太上皇要好得多,说不定日后会平反武家,到那时,武家的一切不都是你和孩子的?”

“相反,你若是顽固,不肯妥协,恐怕过不了几日就会有人来取你性命了。我虽教了你不少本事,却不可能做到断头再生。”

武凌澜瞳孔缩了缩。

她咬着唇,嗫嚅了良久后,低低说了一声。

“我听您的。”

千帆这才真的松了口气。

她让人送了纸笔过来,压着武凌澜把她和卢家联系的几次经过详详细细地写了出来。

写罢,她又让武凌澜画了押,这才交给一直守在门外的蜜儿。

“有劳姑娘了。”

蜜儿得了供词,二话不说,快马加鞭赶回了皇宫,将供词交到了姜挽月手上。

姜挽月没有看,直接让她送去给李策。

对卢家,李策早已磨刀霍霍,只差一个举刀的理由了。

而这份供词,来的正好。

果然,李策在拿到供词后,都没细看,直接叫来了樊统领,命他去卢家抓人。

卢家怎么都没想到,李策会突然发难。

其实,在武凌澜去天福寺未归后,卢家就猜测她是不是出了事。可等了几日,宫里并没有进一步的消息,李策对卢家的态度,一如从前,卢家的几位大人,便有些举棋不定。

只是这一犹豫,就错过了最好的时机。

等来的,只有李策的屠刀。

其实,哪怕武凌澜没有暴露,卢家的计划也不可能成功。

卢家在朝中只能算是二流家族,卢清霜虽然被追封为后,卢家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地位。就连大皇子李成业,对卢家的态度也是不冷不热,以至于卢家很是尴尬。

作为后族,卢家自认为在李策当靖王的前几年,出了不少力,可李策登基后却没享受到一点好处,自然不甘。

他们的打算,简单说来,就是想利用武凌澜吸引宫中注意,实则他们已暗中买通了御膳房的一名御厨,打算利用食物相克之理,让李策“病故”。然后,挑拨后宫几位妃子和姜挽月争斗,将李策之死,推到姜家头上。

如此一来,等李成业登基,没有太后,就只能依靠舅舅一族。

计划设想得很完美,只可惜,要真正实施起来,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

这不?

才刚起了个头,就被发现了端倪。

这一日,樊统领率领亲信手下,围住了卢家,将卢家几房的老少爷们全都下了狱。

次日大朝会,有李策授意的御史台官员上书弹劾卢家谋逆之罪,并呈上了种种证据。

李策当堂表演了一番失望震惊,只差没痛哭流涕了。

最后,他对天长叹。

念在已故的卢老太傅于太上皇有授业之恩,因此,对卢家从轻发落,只诛首恶,其余旁支只判了抄家流放。

一道道圣旨传达下去,卢家大厦已倾。

但因李策的宽容,朝中并没有太过震荡。

就连李成业得知后,也是感激涕零,觉得父皇是为了自己才轻轻放过卢家。

他对外祖家没有太深的感情,加上此次之事,证据确凿,李成业就更不可能为卢家说话了。

他还叫人看住了妹妹,不让她乱来。

旦夕之间,传承几百年的卢家,就在京城销声匿迹了。

抄家流放的旁支,李策并未禁止他们科举,只要表现良好,二代之后可以恢复白身,自然,也就能参加科举了。

但卢家想要恢复往日的荣光,却是再也不可能了。

对于李策的处置,朝中官员们都赞颂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