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原主爹这一房只剩他一个。
那个年月,天灾人祸,炮火连天,村里没少受到波及。
和原主家最亲的只剩下隔房一个堂哥顾国强,也是现在顾家村族长。
顾国强上面有一个哥哥,下面还有一个妹妹,也都不在了。
所以他对原主爹这个堂弟真是拿亲弟弟看待。
顾国强有三个儿子,
老大:顾明伟,44岁,曾经参加过抗日义勇军,后来受伤退伍。
回村之后便担任村长,娶妻刘彩霞42岁,生了两个儿子,顾光亮、顾光盛。
老二:顾明忠,41岁,娶妻李秀禾37岁,在家务农,生了两儿一女,顾光荣,顾光灿,顾光欣。
老三:顾明德,40岁,娶妻鲁燕43岁,两口子都在镇上机械厂,只生了一个女儿,顾光美。
从名字就能看出,原主是明字辈。
因为原主爹那辈就是辈分高、生孩子晚,到了下一代,依然如是。
作为‘老来得女’的原主,差的就更多。
原主和几个堂侄年龄相近,辈分上却是他们姑姑,所以她称呼刘彩霞叫‘大嫂’。
刘彩霞见顾明月精神恢复些,长舒口气坐到她身边安慰“醒了就好,大嫂给你蒸了你最爱吃的鸡蛋羹,你听大嫂一句…”
话还没说完,就被一旁的‘咕噜’声打断。
原来是小石头醒了,听到鸡蛋羹时,饥饿的肚子本能性地叫起来。
小家伙急忙按住自己肚子“不许叫。”
肚子可不听,‘咕噜咕噜’不停响着。
小家伙急得满脸通红,顾明月和刘彩霞也被他的动作逗得忍俊不禁。
顾明月多少能猜出大嫂的意思,左不过就是‘节哀顺变’之类。
原主记忆中,顾家村也有几个极品,但在大是大非上面都分得清。
原主母女俩相依为命期间,村里人,哪怕平时不对付的都尽量迁就她们。
尤其是堂哥一家,大嫂刘彩霞几乎每天都会来帮着照顾、打扫。
家里洗洗涮涮也是大嫂帮着忙活,现在顾明月来了,她知道自己要承这份情。
她轻声说道“大嫂放心,我没事,我还要照顾小石头,以后都会好好的。”
刘彩霞听罢背过身擦了擦眼角,明月是她从小看到大。
说是小妹,但明月的年龄让她不自觉地拿其当女儿看待。
她自己生的都是淘小子,明月从小就懂事,被她小婶收拾的干干净净、白白嫩嫩,村里没人不喜欢。
主要小姑娘也有意思,从小就记性好。
知道自己年龄小,辈分高,跟谁见面都要让人叫她姑姑。
试想一个小豆丁混在一帮淘小子里面摆姑姑谱,谁看了都想逗一下。
只是这孩子命不好,这些年家里出了这么多事情,他们看着小姑娘越来越沉闷很是心疼。
来之前还跟当家的商量说把明月和小石头接家里。
他们家在三弟决定搬到镇上的时候,公爹就做主分家。
婆婆不在了,她当家的是老大,公爹自然跟他们一起住。
不过房子当年盖的多,这些年和二弟一家都住在一个院。
好在二弟妹不像老三家那么多事儿,这些年她们处的不错。
她跟当家的说了自己想法,当家的也同意,特地去问了公爹和二弟、二弟妹,他们也支持。
刘彩霞看明月精神头确实好很多,放心不少。
她本就是急性子,于是便把家里打算和明月说。
怕明月多想,她解释道“你放心,这房子让你大哥帮你看着;
以后你想回来就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