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会在这里遭遇如此猛烈的攻击。然而,为时已晚,他们只能拼死抵抗,试图在绝望中寻找一丝生机。
这场战斗持续了整整一天一夜,山林间回荡着喊杀声和哀嚎声。最终,在李明将士们的英勇奋战下,匈奴大军被彻底击溃。他们丢下了无数的尸体和辎重,狼狈地逃回了北方。
而李明和他的将士们则站在血染的山巅之上,望着远方渐渐远去的匈奴残军,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神国时间4年11月14日,清晨的阳光温柔地洒在辽阔无垠的草原上,给这片战场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幔。李明骑在高头大马上,目光如炬,他麾下的301万大军如同钢铁洪流,气势磅礴地追击着匈奴残军。
“将军,前方探子来报,匈奴残军已逃至八十里外的山谷中。”副将张虎策马靠近,声音中带着几分急切。
李明微微点头,目光坚定:“传令下去,全军加速前进,务必在天黑前将匈奴一网打尽!”
马蹄声轰鸣,尘土飞扬,军旗在空中猎猎作响,仿佛连天空都被这股气势所震撼。士兵们士气高昂,呐喊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继续阅读!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匈奴残军终于被彻底击溃。李明站在战场之上,望着满目疮痍的土地和倒下的士兵,心中既有胜利的喜悦,也有对生命的敬畏。
“将军,我们俘虏了数千匈奴士兵,还有许多战马和物资。”张虎兴奋地汇报着战果。
李明点点头,沉声道:“将俘虏妥善安置,战马和物资也一并带回营地。同时,派人清理战场,务必尊重每一位牺牲的将士。”
在返回营地的路上,李明遇到了几位受伤的士兵。他亲自下马,关切地询问他们的伤势,并吩咐随行医官为他们治疗。士兵们感激涕零,纷纷表示愿意为将军和国家赴汤蹈火。
夜幕降临,营地中灯火通明。李明召集众将商议下一步的行动计划。他深知,虽然此战大胜,但匈奴并未完全消灭,边境的安宁仍需他们继续守护。
“诸位将军,我们虽已取得胜利,但匈奴之患并未根除。接下来,我们要加强边防巡逻,提高警惕,防止匈奴卷土重来。”李明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众将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神国时间4年11月16日,夜幕低垂,寒风凛冽,军营中却灯火通明,气氛凝重而充满希望。经过数日的激烈战斗与短暂的休整,统计官张平,一位面容坚毅、眼神锐利的男子,身着银色铠甲,手持一卷沉甸甸的羊皮纸,神色严肃地步入中军大帐。
“主公”张平的声音在空旷的营帐中回荡,他深深一鞠躬,将手中的详细报告缓缓呈递到李明面前。李明,这位年轻而睿智的将领,此刻正坐在案几之后,眉头微蹙,仿佛能洞察战局中的每一丝微妙变化。
李明接过报告,快速翻阅,目光中闪过一丝赞许。他抬头望向张平,沉声问道:“此次南下劫掠匈奴,我们的战果如何?”
张平闻言,眼神更加坚定,详细汇报起来:“主公,此役我军可谓是大获全胜!据不完全统计,参与此次行动的匈奴人约有三百万之众,企图侵犯我神国边境。然而,在您的英明指挥下,我军将士英勇无畏,成功消灭了大约五十万左右的匈奴精锐,俘虏了足足两百万匈奴士兵与平民,展现了我神国军队的强大实力与仁慈之心。至于剩余的五十万匈奴人,则因畏惧我军威势,逃往了草原深处,短期内难以再成气候。”
李明闻言,轻轻点头,但随即话锋一转,关切地问道:“那么,我军伤亡情况如何?每一位将士的安危,都是我最为牵挂之事。”
张平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与自豪,他回答道:“主公放心,得益于您平日里对军队的严格训练与精良装备,我军士兵最低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