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传,上一次评议还要追溯到大概一甲子前的唐末五代时期。
当时刘守光被河北各藩镇围攻,幽州城岌岌可危。身逢乱世,幽州城内的四大家已抛弃幻想认清现实。
他们本一致决心养志闾巷,阖门自守。先保存实力,待时局平稳后东山再起。
四家本是一体,理应共同进退,可偏偏有人好行小慧,耐不住寂寞,想要在乱世中浑水摸鱼。最后才惹出百年难得一遇的评议。
这次评议后,也让四大家元气大伤。
曾经赫赫有名的幽州陈氏彻底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而现如今仍属四大家的马家则因此次评议损失惨重,长时间消失在了公众的视野之中,除了一些经过唐末五代还活着的老人外,大多不知当年马家的威名。
……
幽州城内。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韩匡嗣结束了静坐,缓缓起身点起了一根蜡烛,把从信鸽上取下来的卷纸点燃。
火苗刺啦一下变大,照亮了韩匡嗣苍老的面容。
自耶律喜隐谋反,韩匡嗣受到牵连,穆宗虽网开一面,不予追究。但他仍决心辞官回到幽州隐居,平日里深居简出,常常在家静虑打坐,极少露面。四大家的事务也大多都交由韩德让来处理。
可明日的评议,韩德让却远在中京,这烦人的事恐也只能由当爹的出面。
“董如海……”韩匡嗣轻轻念叨着,心中略微有些烦躁。
他察觉后,赶紧自省,“莫急莫躁!”待内心渐渐平复,他开始认真思考这次评议,董如海想要干什么,他评议的又是谁家?
如今董马韩刘四家,自家韩德让远在中京专心仕途,不太可能牵扯其中。而马家叔侄最为低调,称得上隐士。真要说与董家有利益的瓜葛也唯有刘家。
如今刘少友当家,年轻人总是激进了些,这几年大举扩张,早已不满足之前那一亩三分地。与董家的利益有所重叠也并非没有可能。
四大家里,与董家走得最近的就是韩家了。真说起来,董如海不算外人,当初正是韩匡嗣出面举荐董家为汉人四大家。而董家之所以发展的如此之快,也多得益于韩家在背后不遗余力的支持。
这些年里,董家与官府打交道的各个关节也都是韩家出面打通。当然,韩家需要帮助之时,董家也从未回避拒绝过,韩德让这两年仕途平稳自然也少不了董家的金银开路。
韩匡嗣的心中略有不满。
就是这样关系极近的两家,这回的评议却并未提前打过招呼,显然此事绝不简单。
他盯着桌上的灰烬,微叹了口气。原本以为回到幽州就可以远离那些烦心事。可这逍遥自在,越求就越求不得,人啊,最难享的就是清福。
如今德让远在中京……罢了,还得自己出面。他起身推开了闭关的房门。
……
幽州城西,灵清山脚,莲花河畔。
一大片青瓦白墙的别院伫立于此,正门的牌匾上铁画银钩地写着四个大字“马家客栈”,此地临近官道,闹中取静。别院背靠丘岭,曲径通幽,山前便是湍急的莲花河水。
山林间的景色美如画卷,四季各有特色,是登山踏青的不二之地。再加上不远处弘法寺香火鼎盛,常有香客过来投店。一年里,客栈前院的九间客房都是住满了人的。
可今日马家客栈却高挂免客牌,天色已黑,正门前的大灯笼也并未点亮,显然是已歇业了。
此时唯有别院二楼的一间正室正点着灯火,烛光透过窗纸映射出来,目光所及,此山林幽静之处,也唯这么一丁点的亮光了。
室内正有两人盘坐在蒲团之上对弈。两人都盯着棋盘上的黑白子。
其中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正面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