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己话,此时玉姝已有六个月身孕了,周景宵轻轻抚摸着她的小腹,忽觉腹中传来胎动,仿佛有一只小脚踢了自己一下,他不由喜道:
咱们的女儿在跟我打招呼呢,乖女儿,是不是等不及要出来了?你好生睡着,可不能闹你娘亲。
玉姝听了他这呆话,顿时失笑,正要说话,忽见凌波满脸惊色地进来,道:
王妃,有,有人在后门那里,要见王妃。
玉姝听这话说得奇怪,道:何人?
凌波却不肯多说,只道:王妃去见了就知道。
因她素来忠心耿耿,玉姝和周景宵都不疑他,周景宵心头一动,想了想,道:我与你一道去。
一时夫妻二人忙跟着凌波来至府中一处偏僻角门,进了供下人歇脚的一间茶房,来人抬起头来,玉姝大吃一惊。
只见她蓬头垢面,身上都是泥污,露在衣外的胳膊瘦得病骨支离,唯有肚腹高高隆起,显得她好像一阵风都能吹倒。
见了玉姝,她眼中一亮,已滚下泪来,挣扎着忙道:
玉妹妹,大事不好,燕王他有心谋反,起事之日就在三天之后。
说完便支撑不住,一头昏厥过去。
隆兴二年十二月,原是多事之秋。
先有摄政王周景宵被御史参了一本纵容其妻以笔乱政,后有燕王忽被下狱,继而竟牵扯出一桩谋逆大案。
原来这燕王乃是武宗第四子,当年庚申之乱时,武宗长子、次子、三子皆死于兵乱之中,留下来的成年皇子以燕王与先帝年长。若论长幼,原该燕王继位,谁知彼时还是楚王的周景宵联合羽林军统帅沈大友拥立先帝,燕王便自此与帝位失之交臂。
其后先帝登位,燕王一直表现得安分守己,多次推拒先帝赐给他的官职,成日只在家中与清客唱酬,或听戏,或莳花,一派富贵闲人的模样。
及至先帝驾崩,幼主登基,摄政王与太后斗得不可开交,燕王也从未表露出分毫进取之意,据说就连太后的暗中拉拢,他也只当看不懂。
因此朝中人人皆以为,燕王早已失却争位之心,众人提起他来,有说他识时务的,也有说他没出息的。谁都没有想到,原来这场参劾摄政王的风波,竟是燕王一手策划。
他早已在暗中网罗了众多党羽,且还私造大量兵甲器械,又豢养了一批好勇斗狠的私兵。预备趁着朝局动荡之际,以诛奸王、清君侧的名义进宫勤王,一举夺得帝位。
而朝中与他相勾连者竟有数十人之多,除了他的亲族,其中大半为家业衰败的勋贵人家,多盼着好博一场从龙之功,以此振兴门第。
消息传出,朝野顿时大哗,就在众人庆幸燕王的阴谋被摄政王提前得知,从而避免了一场兵乱时,燕王在西北的次子竟与乌瑟勾结,打着为父伸冤的旗号一举起兵,天下皆惊。
其时已将及新年,原该是阖家团圆、共贺新春之时,帝国的边疆却处处燃起烽火,而京中更因这一场谋逆牵连甚广,几乎血流成河。
为坐镇中枢,稳定朝局,周景宵已有数日不曾回家,玉姝只命家中下人谨守门户,不可多嘴饶舌,也不可胡乱走动。这日又清点了一番家下众人名册,她换了身衣裳,便来至府中一座名唤晴湘园的小院儿。
院中寂静,只有几个婆子守在门口,小丫头子打起帘子,玉姝便闻到一阵浓郁的药香,床上的女子闻声回头,微微笑道:
王妃来了,恕我不能起身行礼了。
玉姝叹了口气,道:说了多少次,咱们只以姊妹相称,什么王妃不王妃的,珠姐姐,你若再如此,我可就恼了。
一面说,已走至床边坐下,先细细打量了一番女子面色,方问道:今日可觉好些了?太医怎么说?
原来这女子竟是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