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实践中的典范效应(2 / 3)

手上的报纸,阔步朝办公桌走去。

“领导怎么了?”

“他是不是打算给苏辰颁个荣誉勋章啊?”

几名躲在一旁聊天的劳动部员工看到领导的举止,心里有些诧异。

进了办公室后,劳动部的领导迅速地翻阅了一些相关材料,在纸上草拟起来,结合着从报道与工人的讲述内容得知的信息作出了决策。为了鼓励和表扬苏辰,他迅速起草了一份通知,决定授予其‘劳动荣誉’勋章,并将该通知发往各大报纸以广而告之,并确保将其送达至该工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彰显苏辰在实践中的典范效应。

很快他将这份表彰的文稿撰写完成了。这不仅是为了给苏辰颁发勋章,同时他也在呼吁更多的企业应该效法苏辰的成功实践。

领导显然已定下一个坚定的目标 —— 让苏辰成为标杆模范的决心,以鼓励其他的企业。

目前我国的下岗潮极为严峻,大概有百分之六、七十的工人失去了工作。与此同时,国内其他工作岗位无法容纳如此大量的工人。

失业率的增加无疑是一件令人担忧的事,这让劳动部门的 ** 十分头疼。就在这时,他注意到了苏辰的行动,这给劳动部门的领导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继续阅读!

倘若所有工厂都可以像苏辰那样增收,则可以有效防止工人下岗的情况发生。

但实际上,劳动部领导并不了解苏辰的举措是为了提高轧钢厂的工作效率。对苏辰而言,他的经济账是非常明确的:尽管实行计件工资制度会增加一些支出,但如果与提升产能相比则微不足道。制作煤气罐的成本与其售价相较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举例来说,每多制造一个煤气罐,意味着苏辰将增加近乎一百元的外汇收益,而按他的奖励计划计算,只需额外支付给员工五元。

一个月下来也就多支出了一百五十元而已。这在苏辰眼中根本不算什么,因为他愿意用这部分费用换来更高产能的提升。工人因此获得了更多的薪资,而苏辰也因此获取了更丰富的利润。

对苏辰而言,人越多,就越能产生价值,最担忧的是工人们的消极怠工。只要产量有所提高,销售方面苏辰丝毫不会感到忧虑。

外人可能认为苏辰的行为近乎于行善,但在其背后则是苏辰独到的见解,他正忙于监督生产线上的工作进度,以免被杂事打扰。

经过了一次庆功宴后,工人似乎打开了一个新的积极性状态,都在生产线上全力投入。

过去常常发现有人偷闲的影子,而此刻,所有人却专心工作,无人聊天打闹。显然,这一次的激励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也是苏辰预期的效果。他对此颇为赞赏并去技术精英所在的生产车间检查工作状况。

然而技术人员正被一个问题困扰:当电风扇启动后如何保证其下蒸发的蒸汽可以按照预定的方向流动?

技术人员反复实验,却没有更理想的方案出现。这个问题的解决将会使新型风扇的样机制作变得更为顺理成章。

“厂长,非常抱歉,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没办法造出原型机来。”工程师王建国擦了擦头上的汗水,诚挚地道歉道。

对此苏辰摇摇头,并非他不通情理;空调设计虽看似简单明确,然而真正领悟透彻,并能做出可量产的商品则非易事。

苏辰已经做好了长期研发的打算,所以他仅仅是提醒他们继续思考,而不去施加任何时间的压力。“慢慢来吧,技术研发不可能立刻就有结果。但希望你们尽可能快点克服问题,因为没多久整个北京都需要这种设备了。”

眼下天气逐渐转凉,尽管电风扇的作用显得有些多余,但加湿却成了当务之急。北方的气候异常干燥,尤其是在秋冬季节,简直是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