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禹也没有直接回答石头的问题,继续追问:“你怎么在这里?”
这个地方,是赵小蛇上大学的夏中市城郊,距离石头老家所在的那个西南部山区,有一千多公里。
不知是石头的老家搬到了这里,还是石头一个人跑出来的。
石头黯然地说:“我流浪到这里的。”
赵小禹问:“你爸妈呢?”
石头说:“四年前,我妈死了,我爸跑了,不知道去了哪里,没人管我了,我就一个人跑出来了。”
赵小禹惋惜地叹口气,胸中的怒火顿时熄灭了,取而代之的是悲悯。
又问:“你后来上学了没?”
石头摇摇头:“没上,不过村里上学的孩子教过我,我能认识好多字,也会算算术,会背乘法口诀。”
他胆怯地望着赵小禹,“赵叔叔,你会抓我去坐牢吗?”
“你怕坐牢吗?”赵小禹反问。
石头又摇摇头:“不怕,牢里一定有饭吃,但求你们照顾一下我弟弟。”
“你弟弟?你哪来的弟弟?”赵小禹不解,“你刚才不是说,你一个人跑出来的吗?”
“是我在这里认的一个弟弟,不是亲的,”石头望向远处的村庄,“他妈是大姑娘生娃娃,和他爸结婚后,就扔下他跑了,他爸马上找了二老婆,不要他了。他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爷爷嫌他是个野种,经常打他,不给他饭吃,他快饿死了。”
赵小禹咬咬嘴唇,转身回到车跟前,把黑布包放到车上,又从车里拿了一块面包,走到石头面前。
“吃个面包,说说你这几年的经历。”赵小禹在草地上坐下来,点起一支烟抽着。
石头也坐下来,双手捧着面包,大大地咽了口口水,撕开面包的塑料封装,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石头今年十七岁,四年前只有十三岁,他带着一包自己烙的面饼,独自踏上了流浪的路。
他本以为,凭借着自己的体力,能够养活自己,事实上并不能,没人愿意雇佣一个十三岁的孩子。
面饼很快吃完了,他饿得不行,就去街边的垃圾筒里找吃的,经常把自己吃得上吐下泻。
他也乞讨过,得些零钱换吃的。
后来他干起了小偷小摸的勾当,过着有今天没明天的日子。
然而他不太会偷,经常被人发现,难免遭到一顿毒打,所以这些年,他偷来偷去,也只能混个半饱。
解决了吃饭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住宿。
他没有固定住所,公园、车站、桥洞,都是他的家。
然而,“好景”不长。
他最初去的那个城市,要创建文明城市,他遭到了驱赶。
年幼的他,不敢和那些人理论,只会躲藏,直到城市文明到没有他的立锥之地时,他只能转战到另一个不太文明的城市。
兜兜转转,最后就来到了夏中市。
他白天在街上当小偷,晚上睡在城郊的一个桥洞里。
桥洞离这个村庄不远,他经常路过。
有一天,他路过这个村庄时,看见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在垃圾堆里找食物,把那些腐烂变质的菜叶,撕剥撕剥,塞进嘴里,忍住恶心,强行咽下去。
和他一起找食物的,是几只鸡。
石头有点可怜他,就把刚买到还没来得及吃的一块面包给了他。
这个小男孩名叫宣宣。
自那以后,石头经常用偷来的钱,给宣宣买面包吃,宣宣叫他哥哥,他也把宣宣当成了亲弟弟。
宣宣有时不回家,跟着石头睡桥洞。
两个没有血缘关系的苦命人,成了最亲密的人。
宣宣知道石头是小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