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正在长案上看着秦国各地奏报的竹简,一个走神,不经意就想起了在赵国为质的那些日子。
嬴政记起,自己六七岁的时候,也就是刚刚开始记事,虽然他不清楚他家附近的小孩为啥打他,可也懵懵懂懂的知道自己和那些个小孩不太一样,因为那些孩子骂他是秦国狗崽子。
那时嬴政和母亲赵姬在赵国国都邯郸为质,要算年头的话,嬴政自己在赵国为质时间一共有九年。
只是嬴政如今能记起在邯郸为质的事,也就是三四年。因为嬴政他是从出生就开始当质子的,母亲赵姬还专门把自己出生的日子刻在竹简上,说是万一哪天能回到秦国,算起为质的时间,要从自己出生时计算。
母亲赵姬的想法很是简单,自己作为秦国质子,一旦回归秦国之后,为质子的时间长,越能显示为秦国出力的功绩。
当然这只是母亲赵姬自己的想法,自己能当上秦国大王,其实和自己为质子的时间长短并无关系。
但那段在赵国为质子的日子,历练出了他异于同龄之人的头脑眼界和干练果决,这是让他得以被父亲看中,被祖父选中为秦国大王继位者的重要原因。
母亲赵姬每每说起在赵国为质的日子,言语中总会带有恨意,母亲赵姬会咬着牙说,除了母亲的母亲前来看望过他们,给她和自己有过真正的帮助以外,母亲的其他亲友,一次都没看望过他们母子。
母亲的兄弟姐妹家境都算不错,不愿出手帮助他母子,一来是母亲和自己是秦国质子,怕有来往后会遭国人白眼,也就是赵国人的不满。
还有原因,是母亲的那些亲戚听闻父亲异人在秦国不受待见,才被送来赵国为质,想着他们母子今后也肯定没有翻身的那天,出手相助无利可图。
嬴政记得很清楚,母亲赵姬一说到这段往事,都会肯定的,恨恨的重复说道,他们一次都没来过,一次都没有。
让母亲赵姬更为气愤的是,母亲赵姬为了自己不至于忍饥挨饿,还曾放下颜面,去亲戚家上门求助,可那些亲戚不但没有出手相助,还冷眼相待,挖苦嘲笑。
只有母亲的母亲前来看望他们母子的时候,多少会捎带些吃的东西。那时他和母亲,几乎身无分文,除了住的地方宽敞一点之外,可以说是家徒四壁,有一段时间,家里都没有隔夜粮食。
这些只是母亲赵姬和自己在邯郸时的一些辛酸遭遇,自己还有一段天天以泪洗面的过往。
六岁之前,自己出门会被附近孩童欺负,可能是因为自己太小,那些大些的孩童还只是对他叫骂推搡。
等他个头长了些之后,附近的孩童就有意无意的找茬打架,说是打架,其实就是无故生事,借机揍他。
嬴政一说起那些无故打骂他的赵国孩童,手就不由得攥紧拳头,恨得咬牙切齿。
母亲赵姬见他如此,一开始是这样辩解,她说,那些打你的孩童,他们的父亲兄长可能都在跟秦军打仗时被杀,而你是在赵国当质子的秦国公子,他们怎能不迁怒于你。换做是我,我也会恨你,不要太过计较。
嬴政怎会不知道这个缘由,只是觉得自己只是一个生在赵国的秦国孩童,不该被人如此对待。赵国人可以在战场上找秦军寻仇,为何要找自己这样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孩童宣泄仇恨。
嬴政想起自己七八岁以后,只要一出门,看管他们母子的赵军校尉就会派手下紧跟左右。
那赵军校尉看他时,眼里尽是恨意,虽然没有对他粗,可大声喊骂是家常便饭。
这个校尉后来还给手下士卒出过主意,让手下士卒找些年龄比嬴政稍大些的市井顽童,等嬴政出门玩耍之时,故意找茬滋事,然后光明正大的揍他。
有一段时间,嬴政被欺负怕了,即便玩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