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道的尽头。
朱棣回到自己的百户所后,军户们已经按照朱棣的安排结束了每天的训练去进行秋收了,朱棣也没有去管他们太多,立即让从凤阳带回来的建材和工匠着手修建新兵营。要求首批能够住三百人的士兵,他已经受够了这种军户军民不分的居住的日子了!这里的士兵顶多算民兵,甚至连后世的民兵都算不上。训练场地随时有军户家属路过进出。之前杀了胡氏夫妇是震慑了很多人,但是这个只治标不治本。所以要改革军制就要有硬件设备保障,将士和普通民众的居住地必须分开。
军营按照后世的军营修建,虽然简陋,但也五脏俱全。士兵的居所宽敞明亮,每间宿舍都配备了两边大通铺床,可供十六名士兵居住。军官的办公和居住房间则更加宽敞,设有办公桌椅、文件柜等必要的办公设备,同时还配备了床、衣柜等生活设施,方便军官们工作和生活。食堂里摆放着整齐的桌椅,可供全体士兵同时就餐。会议室里摆放着一张长方形的会议桌和十几把椅子,可供军官们进行会议和讨论。还有一个医馆,方便士兵们就医和治疗。茅房和洗浴房也分别设立,方便士兵们解决生活需求。
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和进度,朱棣承诺工匠们钱粮翻倍,并且只要抓紧时间保证质量完成工程就有赏赐。这一承诺极大地激发了工匠们的积极性,他们干得热火朝天,努力赶工,希望能够早日完成工程,获得丰厚的奖励。同时,朱棣还让人去凤阳府采购了大量的酒肉,让工匠们放开吃喝。这一举动让一众军户羡慕不已,他们纷纷感叹朱棣的大方和豪爽。
朱棣趁机征召了几个农活不多,甚至没有农活的士卒加入施工队伍。这些士卒原本生活单调,每天只是重复着训练和站岗的工作,现在有了这个机会,他们可以学习一些建筑技能,同时也能够为军队做出更大的贡献。他们感激朱棣的赏识和信任,决心努力工作,不辜负他的期望。
秋收时节,朱棣的百户房里来了一群特殊的人。他们是从金陵赶来支援的账房文书,个个都穿着整齐的长衫,神情严肃而认真。在这个繁忙的季节里,他们的到来给朱棣的百户房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
这些账房文书们并没有过多的休息,他们在简单休整后便投入了工作。他们的任务是在短时间内丈量和调查清楚百户中的土地情况,包括今年秋收每户以及百户所自身应收粮的数量,同时还要摸清人口数量,并跟随朱棣的亲卫前往周边的移民村落里登记青壮情况,为未来的征兵奠定基础。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有时候,他们需要穿越崎岖的山路,去到一些偏远的村落进行调查;有时候,他们需要面对一些不配合的村民,耐心地解释和沟通。但是,他们并没有放弃,而是坚持不懈地进行着工作。他们知道,只有通过他们的努力,才能为朱棣的皇图霸业添砖加瓦
在经过不懈的努力完成工作后,朱棣开始全面征兵,首批募集战兵人数是200人,朱棣承诺,他们的家人会获得按人口,没有土地的 可分配属于百户所的空闲公有土地。粮食按照每年三七分!而参加的战士每月一石米的待遇,含宝钞以及伙食,相当于在军营里面可以解决一个人的吃饭问题还能带回钱,这等好事吸引了很多人报名,甚至有本地人!
不过朱棣选择的是暂时不要本地人,对于外地移民的选择未婚的,且不是独子的!而且身高体魄均有要求,并且要健康!有请来的大夫把脉和简单体检!这样的严苛条件也迅速招满了200人!
而在百户所内部,朱棣首先对军户中老弱以及成婚了的普通士兵进行了剔除,但是承诺不收回公田,而私田一样不纳税,但是私田粮食实行二八分,而公田所获均要八二分!
其次就是一些无法回到家参与劳作的人划为司务兵,专门负责后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