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集 南北权臣(3 / 9)

镜头闪回,叙述陈蒨来历。

字幕:陈蒨一作陈茜,又名昙蒨、荃菺,字子华。陈霸先之侄,昭烈王陈道谭长子。

陈蒨少时沉稳机敏,有胆识气度,仪容秀美,陈霸先喜爱非常,常称其为族中佳儿。

侯景之乱时,其父陈道谭官至东宫直阁将军,领弓弩手两千驰援台城,在石头城中流矢而亡。因见局势日益混乱,陈蒨又手中无权无势,便移住临安以避之。

陈霸先举兵后,侯景派人收捕陈蒨及陈霸先之子陈昌,陈蒨袖中密藏利刃,欲在入见时刺杀侯景,因侯景属员接见而止。其后侯景兵败,陈蒨才得以逃奔陈霸先军营。

王僧辩死后,其女婿杜龛占据吴兴,兵势强盛。陈霸先密令陈蒨返回长城县,立起寨栅防备杜龛。陈蒨招兵仅得数百,杜龛部将杜泰领五千精兵乘虚杀来,将士相顾失色。

陈蒨谈笑自如,部署精明,激励将士,亲自上阵,相持数十日,杜泰兵退走。又与周文育带兵讨伐杜龛,命将军刘澄、蒋元举领兵进攻,杜龛大败,走投无路,只好请降。

东扬州刺史张彪起兵围攻临海太守王怀振,陈蒨与周文育率轻兵奔袭张彪于会稽。张彪部将沈泰开门迎入,陈蒨尽收张彪私兵家财,张彪败逃,被若邪村百姓所杀。

陈蒨因功被授为持节、都督会稽等十郡诸军事、宣毅将军、会稽太守。山越环境险恶,山民不时外出侵扰,陈蒨分兵出击,将山越全部平定,从此威德日隆,名声大振。

闪回结束。陈蒨至此被宣皇后迎回建康,即皇帝大位。

于是陈蒨在太极前殿即皇帝位,改元天嘉,是为陈文帝。

继而下诏,大封皇室及勋臣:尊武帝皇后章要儿为皇太后,宫室称慈训宫。晋升镇南将军欧阳頠为征南将军,平南将军周迪为镇南将军。封皇子陈伯茂为始兴王,继奉为始兴昭烈王陈道谭后嗣,改封始兴嗣王陈顼为安成王。立妃沈妙容为皇后,皇子陈伯宗为皇太子,王公以下赐帛各有等差。

此时乃梁末陈初,南方大乱,土着豪强乘机起兵割据州郡,不奉朝命。天嘉元年二月,高州刺史纪机反叛,占据宣城,响应王琳。

文帝遣太尉侯瑱在梁山大败王琳,且在博望击败入侵北齐军,生擒北齐将领刘伯球,尽获其辎重,俘敌军万计。王琳及萧庄北逃齐国,其所属郢州刺史孙瑒举州归附陈朝。

同月,高祖陈霸先第六子陈昌归国,被封为骠骑将军、湘州牧,晋封为衡阳王。

天嘉元年夏,江州刺史周迪平定南中,斩杀贼首熊昙朗,传首京师。北齐军弃守鲁山城,陈文帝诏令南豫州刺史程灵洗镇守。

二年正月,合州刺史裴景徽叛逃北齐,北周湘州城主殷亮降陈,湘州平定,陈文帝以太尉侯瑱为车骑将军、湘州刺史。

四月,武陵、天门、南平、义阳、河东、宜都各郡平定;十月,霍州西山蛮率部归陈;十一月,高丽国遣使向陈朝贡献方物,肯定陈朝为正统。

陈文帝以武昌、国川两地归属竟陵郡,安定流民。缙州刺史留异割据一方,不服管制,陈文帝诏司空侯安都率兵前往讨伐,平之。

天嘉四年正月,周迪割据临川郡以叛,陈文帝遣将击之,周迪弃城而逃,奔闽州刺史陈宝应,临川郡叛乱平定。

同年七月,周迪卷土重来,再次兴兵攻打临川,陈文帝命护军章昭达率大军前往征讨。十一月,章昭达大破周迪军,将其党羽全部擒拿,唯独周迪单人独骑逃出重围。

十二月,陈文帝宣布大赦天下,诏护军将军章昭达进军建安,讨伐闵州刺史陈宝应。

直到次年十一月,章昭达在建安生擒陈宝应,及东阳郡叛匪留异,擒送京师,晋安郡亦被平定。陈朝于此数年间致力于平定内乱,与北周、北齐并无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