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印度空军和陆军那都是‘弟中弟’!
而印度海军里面最抽象的还真不是以上说的那些,而是印度的驱逐舰。
就这么说吧,印度驱逐舰的发展过程真的已经不能用‘魔幻’二字来形容了。
作为二战后亚洲最早拥有航母的国家(英国给的),他们非常重视航母‘带刀护卫’驱逐舰,尤其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印度经济最好的时候,那时候的印度激进派认为印度应该多买一些军舰,而保守派则认为激进派太保守,于是他们就把自研军舰这件事列为印度海军发展重点。
他们要打造亚洲第一海军!
1982年的时候,印度启动了一个‘十五号工程计划’,简单说就是建造一款印度纯国产新型护卫舰。
怎么是护卫舰不是驱逐舰?
别急。
当时印度海军提出的要求是:新型护卫舰要具备‘强大且完善的多用途作战能力’,要同时做到对空、对海、反潜的多项作战,同时航程要远进行远海战斗任务!
而印度压根没有这个设计能力。
怎么办?
找苏联啊!
于是很快苏联方面就做出了设计:一款排水量3500吨的多功能护卫舰跃然纸上。
最关键的是——省钱!
苏联方面给的建造费用是一艘这样的护卫舰只需要3500万美刀。
但是所有人知道,甲方是永远不会满足乙方的初稿的。
于是印度方面看到设计图后就提出了一点儿‘小小的要求’,比如说要加上荷兰的雷达,法国的拖曳声呐,增加更多的防空系统,能起降两架英国的海王直升机以及最关键的印度自主研发的作战指挥系统……
于是一艘3500吨排水量的护卫舰让他们硬生生的改成了6500吨的驱逐舰!
就是大名鼎鼎的传说级神舰‘德里级’驱逐舰。
印度人的办事效率确实没的说:1986年海军订单下来后,1987年就开始正式开工,然后在建设过程中,印度海军给这‘德里级’驱逐舰提出了三十多次修改意见!那真是建一建,改一改,再建一建,再改一改……
于是一直拖到1991年,‘德里级’的首舰才正式下水。
然后……
众所周知,苏式装备和欧式装备一直都太兼容,于是新船下水后那是各种问题不断,然后又是又修又改,一直到1997年,德里级的首艘‘德里号’才被强行服役。
注意,是强行服役!
那船问题实在是太多了。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由于电磁兼容问题,德里级驱逐舰只要打开通讯系统,那雷达告警系统就会被强制关闭!
没有雷达的现代化军舰,萧鹏想破脑袋也只能想到马岛战争时期英国那艘被一发入魂的‘谢菲尔德号’。
这船直接进入了刚服役就退役的流程……
几百亿美刀就这么打了水漂。
但是印度人对此却觉得无所谓。
印度人的心态是真的好,别看他们亏了那么一堆钱,但是他们却觉得自己赚了:因为建设德里级驱逐舰为他们累积了船舶设计以及造船经验,于是眼高手低的他们另起炉灶,又开始了新型驱逐舰建造计划。
对这个新型驱逐舰他们要求也真的并不高,就是要有更强的多功能作战能力,然后彻底解决船上的各种电子系统不兼容的问题,如果顺便成为亚洲最强的驱逐舰那就更好了。
哦,最后一点儿要求其实还真不过分。
在他们推出新型驱逐舰建造计划的时候,整个亚洲只有霓虹国有大型驱逐舰。
那时候的龙国别说055大驱,甚至连从苏联买的‘现代级’驱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