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好东捻军主力所在的确切位置之后,刘铭传经过深思熟虑,决定派遣一名得力的心腹之人火速赶往鲍超营地。 此人肩负着重要使命,那就是与鲍超商议并敲定一个重大计划——于 2 月 19 日辰时一同向东捻军发起雷霆万钧般的总攻。 当这名使者抵达鲍超营帐之时,鲍超听闻来意,毫不犹豫地欣然应允下来。 紧接着,他便雷厉风行地率领自己麾下的精锐之师马不停蹄地奔赴尹隆河一带,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大战。 然而,就在此时,东捻军安插在各处的暗探也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动向,并以最快速度将这个关键情报传递给了东捻军的首领赖文光。 赖文光获知了此消息后,心头不禁一紧,深知此次面对的敌人乃是湘、淮军中的两支王牌劲旅,其战斗力之强绝非一般军队可比,想要轻易战胜实属不易。 若是任由鲍超和刘铭传两军顺利实现合击,那么东捻军必将面临灭顶之灾。 于是乎,如何巧妙地拆散对方的紧密联盟成为了摆在赖文光面前的一道棘手难题。 为此,他苦思冥想了许久,但始终未能找到一个行之有效的万全之策。 正当他感到有些焦头烂额之际,突然间,脑海之中犹如划过一道闪电,灵感乍现,一个堪称绝妙无比的主意涌上心头。 只见赖文光立即唤来一名亲信,交予他一封精心撰写的书信,并嘱咐道:“速速前往刘铭传军营,务必亲手将此信交到他手中。” 这封信中的言辞犀利而又充满挑衅意味,其中写道:“鲍超将军之勇猛谋略远非你所能及。识相的话,你还是尽快前去与鲍超会合,明日辰刻一同前来攻打我方吧!否则的话,休怪我军立刻将你一举歼灭!” 那么,赖文光究竟为何会给刘铭传写下这样一封信呢?事情的缘由其实并不简单。 要知道,鲍超和刘铭传二人皆是极度自负之人。 先说那鲍超吧,他自视甚高,觉得自己无论是资历还是过往的战绩,都远超刘铭传。 可如今,刘铭传的职位竟与自己不相上下,这让鲍超心中颇为不快,对刘铭传球自然也就没什么好脸色了。 再看刘铭传这边,他虽然出身行伍,但好歹也是读过几年书的人,甚至还能够吟诗赋词。 相比之下,大字不识一个的鲍超就显得粗俗不堪了。 所以,刘铭传同样瞧不起鲍超这个“大老粗”。 就这样,两人之间相互轻视,谁也不服谁,都憋着一口气想要证明自己远比对方更加强悍。 而赖文光恰恰看准了这一点,他深知刘铭传那颗争强好胜的心以及对鲍超的不满情绪。 于是,便精心炮制出了这封书信,其目的就是要充分利用刘铭传这种不甘屈居鲍超之下的心态,将他彻底激怒,从而诱使其脱离大军,独自率军向东捻军发起进攻。 如此一来,便可打破清军原有的部署,为东捻军创造有利战机。 果然如赖文光所料,看完这封信后的刘铭传大怒,召集手下将领说:“依我看,以我军的实力就足以击败敌人。如果明天我们会合鲍超他们作战,他们肯定会拿走首“功”,人们就会说我们因人成事。我们不如提前动手,让鲍超他们看看,咱们是一支敢打硬仗的军队!” 于是,刘铭传便与众将领商定,在明天卯时出击,卯时比辰时早一个时辰,也就是早两个小时。 二月十九日的凌晨时分,夜色深沉如墨,万籁俱寂,只有微弱的月光洒落在大地上。 刘铭传身先士卒,率领着他的部队分成三路,如同三支离弦之箭一般,向着目标疾驰而去。 当他们抵达司马河畔时,原本平静的河面突然被一阵喊杀声打破。 原来,早有防备的东捻军早已在此严阵以待,一见刘铭传所部前来,便毫不犹豫地冲杀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