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蔡邕在也是在三国之之中颇负盛名的人物。乃是一代大儒,汉朝某年的大学问家。而且精通音律书法。加上还有一个漂亮无比的才女女儿,使得他不想闻名于世都不行。
“呵呵,小友谬赞,些许虚名罢了何足挂齿。”蔡邕虽是这么说,但脸上还是充满了笑意。
“先生过谦了。”王博回复道。然后有撇了蔡邕身边的蔡琰一眼,心中感慨万千。
蔡琰,三国时期乃至中国历史上着名的才女和家,精于天文数理,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但是却也是三国时期最悲惨的一位女子。蔡琰第一次出嫁,远嫁河东卫家,她的丈夫卫仲道是大学出色的士子,可惜好景不长,不到一年,卫仲道便因咯血而死。蔡琰因忍受不了卫家的白眼,而愤然回家。可是东汉末年社会动荡,蔡琰又被掳到了南匈奴,嫁给了虎背熊腰的匈奴左贤王,饱尝了异族异乡异俗生活的痛苦。整整过了十二年,才被曹艹以重金赎回来。但是当她告别了自己的子女跟左贤王回到陈留以后,面对的却是断壁残垣,已无栖身之所近况。最终,只得在曹艹的安排之下嫁给田校尉董祀。
想到蔡琰重重的悲情,王博便觉得自己有些心痛,看着那个斯文恬静秀外慧中的美丽女子,王博便觉得自己的心隐隐作痛。
“不绝对不可以,既然上天让我来到这里,我便绝对不会再让你重复历史上的悲情。”看着蔡琰,王博在心中暗暗起誓,一个保护自己挚爱的起誓。
“对了,相谈了这么久,老夫还不知道小友的名讳呢。”忽然,蔡邕开口问道。
“小子名叫王博,乃是常山真定人士。”王博如实回答道。
“那老夫便叫你小博吧。”蔡邕点了点头。“不知小博这是要去那里所为何事”
“此去颍川,为了求学。”
“哦”惊异的看着王博,蔡邕又开口问道:“求学又是为了什么”
“为了报效国家。”王博回答道。当然他却在心中暗暗地加了一句。“为了报仇雪恨。”
“不错,有志气。”蔡邕肯定道。“既然小博有如此志气,老夫也不妨做个顺水人情。我与颍川荀氏有些交情,待老夫写一封举荐信,你带去前往颍川,虽说作用不大,但也能让不少走弯路。”
“那便多谢先生。”王博也不做作,欣然接受道。
对于王博的表现,蔡邕的脸上笑意更胜。如果不是王博一心要去颍川,怕是他都会忍不住收下王博做徒弟。
“跑去给先生取书简,便不打扰先生了。”王博起身告辞。
“嗯”蔡邕点了点头,目送王博离去。
“爹爹,一个登徒浪子,何故跟他如此客气。”看到自己的爹爹居然对王博这么好,一旁的蔡琰不满的说道。
“你懂什么。”蔡邕瞪了蔡琰一眼。“小博求学意志坚定,而且很聪慧,如果能有良师教导,曰后成就定会不小。”
“他么”蔡琰不可置否的说道,显然对王博裸的盯着自己感到不满意。
“他就是一个登徒浪子,您没看到。刚刚在甲板,他盯着琰儿眼睛眨都不眨。”说着,蔡琰羞愤的摇了摇头。
看着眼前红着脸的女儿,蔡邕不知如何是好。只能无奈说道:“怪只怪我家琰儿生的天生丽质,所以让小博看的有些入神。”
“真的吗”蔡琰摸着自己的脸问道。
“难道琰儿还不相信爹的话吗”
“琰儿自然相信爹,可是可是”蔡琰害羞的不知该说什么好。
“好了,你可以试着接触小博一下,自己亲自看一下,他到底是不是琰儿眼中的登徒浪子。”
“那那好吧”蔡琰点头答应道。
官船已经在喝到上航行了几天,王博也逐渐适应了河上航行。最少不似原来一样双腿发软四肢无力那样窘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