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乱”,更是让早已生异心的各胡人群体,看到了机会。
之后的事,前面都有说,这里就不在重复了。
其实“八王之乱”中,不仅仅是八个王爷以及胡人在溜达,各地方,特别是南方,也有不少官员反叛、流民起乱。
反叛的比如陈敏、王冲、胡亢等,流民起乱(虽然网上有些说是起义,但狗熊还是认为“乱”更合适),比如张昌、王如、杜弢等。
真的是非常热闹,宗室、胡人、反叛官员、造反流民/农民。
“永嘉南渡”后,留在北方的晋室其实还没有灭亡。
“永嘉南渡”是在永嘉元年(公元307年)就开始的,这年,是晋怀帝司马炽继位,大赦天下,改年号为“永嘉”的一年。
司马炽在位五年,永嘉五年(公元311年),被汉赵昭武皇帝刘聪俘虏,建兴元年(公元313)被刘聪毒杀。
晋怀帝遇害后,晋愍帝司马邺在长安即位,改年号建兴。
司马邺即位时,西晋已经没有可以作战的战力,长安也没有可用的物资可以与汉赵作战。建兴四年(316年)中山王刘曜发兵攻打长安,更是切断长安的粮运,司马邺在食断粮绝的情况下于十一月十一日(12月11日)投降汉赵。
当时的长安有多惨:
长安城中不满百户人家,房屋坍塌,荆棘成林。朝廷无车马服饰,只能把官衔写在桑木板上作标志而已。军队不过一旅,公私有车四辆,器械缺少,粮饷运输不能接济。
朝廷中的文武百官都饥饿困乏,靠采集野生的谷子来生存。
被刘曜切断粮路后,长安城发生严重饥荒,米价一斗达到黄金二两,并出现人吃人的情况,长安城中一大半人饿死。
太仓中有酿酒用的曲饼数十块,麴允将曲饼砸碎熬粥给晋愍帝喝,不久,曲饼也已经吃光了。
在建康建国的晋元帝司马睿,却无丝毫救援之态。
历史中对司马睿的评价是:深沉有余,雄略不足。吕思勉言其只想保全长江以南,而不问北方。
觉得并不是不问,而是无暇顾及了吧,也受命于刘琨、祖逖、绍续等将领在北方镇守,可是,只给他们头衔,却不派兵,也不给辎重。
当时北方大乱,农业生产受阻,几乎完全停滞,到处都是饥馑,朝廷却任由这些为他们镇守一方的将士们,自生自灭,不闻不问。
嗯——,或许也确实是无意北方,才这么消极,只是可惜了一众爱国的将领,其中就有“闻鸡起舞”的刘琨和祖逖。
看这些将领一腔热诚,却被晋室践踏;一心只为收复中原,却被奸诈小人陷害,如鲠在喉、怒发冲冠!狗熊也要被气翻过去了。
唉唉,顺顺气继续。
司马邺君臣在外敌横行,京都危急,各地诸侯无献身之志,四方将帅无勤王之举的窘迫处境中,不得不向汉赵投降。
之后司马邺受尽刘聪的侮辱,在建兴五年(公元317年)十二月二十日,被刘聪所杀,年仅十八岁。
司马邺被害的消息传到健康后,司马睿正式即位称帝。
虽说乱世中,谁都有为自己谋活路的选择,在那样的乱世中,谁也都想要活下去,没有人会轻易的让自己死去,但,亲情淡漠到如此地步,真的是挺寒心的,天家本无情啊!
之前说过东北和西北的戎狄之乱。
晋室没有乱的时候,边界防务有人搭理、操心,边界自是安定,但,宗室们只顾自己争权夺利,将领们有些也心生异心,于是边务自是被疏忽,导致边界政权蜂起,也不安定了,其实已经没什么边界可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