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皇室动荡,刘宋当然不可能放过这么好的机会,文帝刘义隆发起了第三次北伐。
但,遗憾的是,这次依然没有成功,尽管魏国皇室不稳,但,魏国的整体还没有散乱,因此,没有丧失抵御刘宋入侵的能力。
这也是为什么拓跋濬没有强行扣留甯昤和泫的另一个原因。
为什么刘义隆屡次北伐,却屡屡失败?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不知自省。
魏国,领域面积大,实力强,且魏国的根基——代北,距离中原远,要想一举将其覆灭,并非易事,要想攻伐代北,必须以河北以及关中为基础不可。
但,并不是说只夺取河北就可,只夺取河北,那又陷入了东晋时期孤军奋战的困境,所以,要夺取河北,必须先巩固河南,而要想巩固河南,必先要充实淮土。
至于关中,要想控制关中,必须先夺取并经营好南阳、洛阳,以及蜀地、汉地(指陕南一带)。
由此也可看出,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得好好策划、铺垫才能成就,但,从“永嘉南渡”后,北方被久置,尽管也有北伐,可北方并没有成功收复,因此,不管是东晋还是刘宋,在北方都没有根基。
除此之外,刘宋骑兵弱。
前面已经说过,骑兵在这个时期,不,不单单是这个时期,在以后很长一段历史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骑兵相当于高级兵种,骑兵的数量,往往决定着战局的胜负。
没有根基、骑兵弱,魏国的根基代北又远离中原,这就给刘宋的北伐增添了不少困难。
因为魏国骑兵的优势,且在太武帝拓跋焘时期,北魏还是以游牧民族的战术为主,靠骑兵优势来掠夺刘宋边界,掠夺所有资源,因此,造成田地、村庄的破损,以及人口的减少。
想北伐,不好好谋略、谋略,岂能成功?
再看刘义隆,刘义隆所任用的人,不是根据才能,而是根据他的喜好,这便导致了所用非人的局面,别人的进谏,刘义隆也不采纳,于是,“北伐”便成了空有纸上谈兵的谋略。
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可刘义隆却不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依然是纸上谈兵、轻率出兵,这也是三次北伐,却三次失败的原因。
“瞻前顾后”虽不是个褒义词,但,做事时,瞻前顾后的多想想,并非坏事。
在拓跋焘被刺杀后的第二年(453年),刘义隆也被太子刘劭所杀。
刘义隆的太子刘劭,六岁时就被封为了太子,史书中载,刘义隆非常宠爱刘劭,不但为他修建精美的宫殿,对刘劭是有求必应,这难道就是被宠坏的孩子?
刘劭在太子的位置上多年,可刘义隆身体康健,也没有退位的意思,于是刘劭忍不住了,和他的异母弟弟刘濬,听信巫术,在宫中使用巫蛊,被刘义隆发现。
看在刘劭和刘濬认罪态度好,刘义隆再未深究,可是,后来,两人不但藏匿使用巫术之人,还与其来往,被刘义隆知道后,有了废黜刘劭、赐死刘濬的想法。
但是,在太子人选问题上,众口难调,每个人都有着自己想扶持的王爷,刘义隆也有自己看中的儿子,于是商议未果。
有大臣担心机密可能泄露,劝刘义隆速作决断,但刘义隆却始终犹豫不决,也许刘义隆从心里并不想废黜刘劭吧。
刘义隆把这件事告诉刘濬的母妃潘淑妃,从这一举动来看,或许他是真的不想废黜刘劭,想通过潘淑妃之口,告诉刘劭,让他收敛收敛,可惜,这却成了他的催命符。
潘淑妃告诉了刘濬,刘濬又告诉了刘劭,结果,刘劭不但没收敛,反倒发起了宫变,弑杀了刘义隆。
因为刘劭是汉族历史中,第一个弑父夺位之人,受到史学家的笔伐,称其为“元凶劭”、“贼邵”、“逆邵”,不承认他是刘宋的正统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