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好感瞬间没有,拿起一个戗面馒头就开吃。
这戗面馒头个头大,外形高桩,也叫高桩馒头,外表色彩洁白,表皮亮泽,入口耐嚼,十分香甜。
这馒头的做法来自三东,把面团放在石墩上,把木杠压在面团上,一个壮汉坐在靠近面团的木杠一头,用力往下压,然后抬起屁股,伸出手去把面翻过来,接着又坐下去,重新把杠子压在面团上,如此反复几十次,一边压翻揉,一边往里撒干面粉,面团随着动作的反复也越来越硬越滋润,有点像做云吞面,特有嚼劲。
只是全京城也找不出三家馒头店,也不知老头子们在哪里买的。
还有那糖耳朵”,也叫“蜜麻花”,形状似人耳,颜色红中黄,手掰拉糖丝,软糯焦脆香,这耳朵做法更精致,要发酵、切片儿、香油炸、用蜂蜜浸泡、再晾干,一块小小的糖耳朵不下十几道工序,太麻烦了,现在也只在西四牌楼的“年糕张”那里有卖的。
滋滋,味道真棒,老头子们也太会享受了。
“顾小子快点吃,别磨蹭,今儿个你不把铁具收拾完,你别想出铺子!”
顾猛噎了个白眼,一群黄世仁!小心我找国家体委反应,说你们虐待国家运动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