褶子。要是没有鞑子打来,也一定能好好的安安稳稳的过一辈子的。可惜,御史人家重名节,在破城之前,一家老小都挂在房梁上,一门死绝了。
总以为能改变很多事的,但有些改变猝不及防。御史一家还是死了,唯一觉得欣慰的就是,好歹二表姐还活着……
吃过了饭,她回房看书去了。对外,她是这样的习惯。
徐氏还跟吴姨娘道:“这孩子……她爹管的太严了,姑娘家,还是想璇姐儿那般才好……”
璇姐儿?
已经走到外面的英姐儿脚步一顿,璇姐儿啊璇姐儿……
她快速的回了屋子,她不叫人进,是没人能进的……一进屋子,说好的不流出来的眼泪,还是掉了下来。
得快一点!得快一点!
她把石头悬在手腕上,强迫自己沉下心思来:不要着急!不要着急!一点都不能急,急了就容易出错。
默默的默完了两页心经,她才深吸了一口气,“来人。”
外面进了一个子小小的丫头,推到人群里都找不出来的那种长相。平时很少能注意到英姐儿身边还有这么一个丫头。
她厚厚的留海遮着脸,低着头,往往只能看见她的头顶,越发的瞧不清长相。
“阿丑!”英姐儿叫了一声。
被叫阿丑的小丫头没言语,只默默的站着,等着上面的吩咐。
“去庵里……把这些心经供奉到佛前……”她的手在匣子里点了点,阿丑便过去接了,“是!”
一句话没多说,就将匣子抱出去,放在包裹里背出去了。
吴姨娘才伺候的徐氏跪经,从正房出来,就看到一个小丫头脚步轻盈的往出走,伸后背着个女眷出门常带的那种包袱。
她就问守在外面的婆子,“那是表姑娘身边的?”
这些下人叫林雨桐收拾了一遍,很是打发了一批,剩下的就都乖顺了。而且现在规定都是定好的,没有争抢的必要。赏罚都摆在明处,杜绝了私下钻营的那一套。因此,一下给清净了。主子用起来顺手了,下人也不用无所适从了。
吴姨娘问了,婆子就说了:“是,表姑娘身边的,叫阿丑。常替表姑娘出去买个零嘴或是捎个话。”
“哦!”吴姨娘像是随口一问,这会子很不在意的样子,“到底是贵客,又是娇客。太太如今是不爱管事,表姑娘那边有什么需要的,咱们就要想到主子的前头。”
婆子应了一声,“姨娘放心,我们在心着呢。”
吴姨娘笑了笑就回侧院去了。她自己有时候都觉得自己心理大概因为出身的关系有些问题,怎么看什么人都可疑呢。这表姑娘……那么小小的一个姑娘,身边的人服帖,这可能是许家的家法严。可这一天天的,不见丝毫的朝气,跟整日里抄佛经的徐氏似得,这就叫人觉得有点别扭了。
今儿盘点琳姐儿的嫁妆,吴姨娘收拾了收拾就去了花厅,孙氏和林雨桐都在。妯娌俩正头挨着头看嫁妆册子,看孙氏脸上的笑,就知道四奶奶是半点没藏私,给准备的东西叫孙氏很满意。
见吴姨娘来了,林雨桐打了一声招呼,“正好……您也来听听。”说着,就指着两处,“这一处庄子,三百亩,带一片山林,就在京郊。还有一处,五百亩,在辽东。给买在姑爷的老家了。那边到底是生父生母……又兄弟侄儿无数……”
话没说完,吴姨娘就赶紧道:“妥当!再是妥当没有了。”必是走的时候,老四家两口子就委托老二或是李弩帮着买了。她怕孙氏没理解这意思,赶紧接话赞了一句。
孙氏之前没太明白,后来吴姨娘一接话,这不是就明白了吗?
生父生母不能不管。可怎么管?以后要是上京城来客居在府上,那你还能不招待。那倒不如给那边安排的庄子,叫那边的父母兄弟帮着照管。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