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头上了午时,吴州城里宛若一个大融炉,似要将人蒸烤融化,炙热下,楚娇娘着实一个难受,稍走两步,额头背心的汗直刷刷地的往下淌。一时间,楚娇娘发了些晕,险些吐了。
方找了个清凉的茶棚坐着,要了一壶清水,正顺着气儿,便听前方一户作坊里头有人吵了嘴。
紧着,就见春凤背着孩子从里头,被一位着橘红色褙子的妇人给推了出来,顺道扔出来的还有一袋蚕丝。
楚娇娘看了个愣,端水的手跟着停了。
却说今日一早,春凤就将练好的丝往此作坊送来,然此作坊原先应下春凤,一斤丝,给她二钱,偏偏今日送来之后,那作坊的管事儿直挑剔她的丝未练好,断头太多,一个铜板都不想给,是以这才吵了起来。
春凤脾气急硬,只听她骂道:“你们这群黑了心肝的!言而无信!出尔反尔!可是你们说要丝线的!我辛辛苦苦照你们说的,练得极细,有你们这般做人的吗?好赖也是城里数一数二的织坊,说话可是连个三岁的孩童都不如!你家这生意能做的下去吗!”
春凤虽有一张凶像似的脸儿,但从未打她嘴里听到一些过分腌臜的话,白婶儿那次算是极致了。
对方见春凤就是一莽憨好欺负之人,懒得与她多理,于是“哐!”的一声,直将大门关闭严实。
春凤一急,忙上去拍了门,“你,你们!你们欺人太甚!不讲信誉!我定让街坊好好瞧瞧你们这些德性!”
许久,里头依旧毫无人来搭理。
却说此织坊不是别他的坊子,恰巧是“王记”的坊园,方才推春凤出来的那位妇人,正是王记掌柜的媳妇儿。
王掌柜的媳妇据说是吴州城里有名的大织女,脾气尖酸古怪,甚少搭理其他,从来也只给自家纺织;若是此人着眼不顺的,那定是鸡蛋里挑骨头,金石都能说成粪土。
楚娇娘无多探听此人,目光只瞧了春凤。那女人此刻气到如一朵颓恹的花,在骄阳下越发变得枯萎不振。
约有小一盏茶的功夫,只见她认栽似的,沉了气儿,抹了一头汗,终是去拾起那袋蚕丝,抱着回了家。
楚娇娘歇息好,亦在后头随着一道往回走去。
入到玉倩坊,楚娇娘这才叫了春凤,二人打了招呼。
楚娇娘无直接问她方才作坊里的事儿,装作不知,只问她去做了何?
春凤不瞒着,叹了一口气,就把刚才的事儿坦诚的道诉下来。心里觉着憋闷,又忿忿直道:“那些人仗着势儿大,家大业大的,便没将他人放在眼里呢!好赖是有名头的坊子,竟能这般言而无信!可是气煞人。”
楚娇娘听着,未随着道话,淡淡转了话,试着道:“不如,你将丝卖给我吧?正巧我在织些绢子,自己的丝不够,不知找谁去收,你要是觉得可行,我也同样给你二钱便是。”
吴州的丝价格比乾州的便宜许多,许是这方养蚕练丝的农户多,才是如此,但一斤丝约能织成五六十方素绢帕子,照今日的收成,可是有赚的,比卖丝要好些。
楚娇娘有收丝纺绢作卖的打算,只是现而说出来,也算是有意想解解春凤的围。
春凤听出话里的意思了。
于楚娇娘,春凤现而也是了解不少,楚娇娘时常一副事不关己淡淡然然,不似大方主动的模样,可心里头则细得紧。
这大半年来,周围的邻里哪个不是被她看了一个透彻?然便是她将这些人看了透彻,与她往来的人可还是不少。
就因她从不与人乱嚼话,一些事儿说与她听了,就似封了密罐子似的;也不乱戳人的伤心事儿,极给人留见面儿,纵是白婶儿那号人都能对她夸一个“好”字,道这样的人,谁不爱与她往来?
只是她男人在府衙里办差,虽是一表人才的相貌,但时常硬冷一张脸,教人见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