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忧,这扬州城能否顺利攻下,还真是大有疑问呢。
那么,可否还有其他办法,能尽可能减少损失,拿下这坚固高大的扬州城么?
李啸在地图前,默然静思。
这时的他,忽然想起一个看上去颇为可行的计策。
那就是,能不能对扬州城采取围而不攻的态势,然后派人去劝降黄得功呢?
那广昌伯刘良佐贪图财富与权势,一味顽抗自寻死路,黄得功这样的明末名将,却明显不是象刘良佐这般贪财爱势的小人。
李啸认为,象黄得功这样以家国为重,曾与鞑子拼死血战的人,如果晓以大义,又保全其根本,未必没有可以劝降的可能。
况且,如果真能说动黄得功这样的明末名将,最终来投效自已,那么,自已非但可凭添一员虎将,还可以让黄得功为主将,组建唐军第九镇兵马。更能对已然岌岌可危的弘光伪朝来说,给他们来一个难以形容的沉重打击。
毕竟,相比其他三镇来说,战力最为出色,朝廷为倚重的黄得功都向李啸投降效力的话,那整个弘光伪朝,基本已是根基动摇,再难久持了。
可以想见,如果黄得功一投降自已,那左良玉与郑芝龙二人,必定会对弘光伪朝更加阳奉阴违视若无睹,弘光伪朝对其治下的统治力,更是会遭到根本性的动摇。
当然,如果只是派曹变蛟这样不善言辞的主将前去劝降,李啸对能否成功劝降黄得功,并没有太大把握。
所以,如果想要顺利劝降黄得功,只能由自已这个大明唐王,这个太子太师,这个天下兵马大元帅,亲自前去,去往扬州城外劝降吧。
李啸在房间中来回踱步良久,最终决定,要亲自前去扬州城,劝降黄得功。
这样的机会,一定要由自已来牢牢把握。
当然,他的目的,不单单仅是劝降黄得功。毕竟如果扬州城拿下了,那唐军接下来,必将立刻渡南下,直取南京,彻底消灭弘光伪朝。
到时,若要攻取南京,李啸身为唐王,他若能驾往亲征,必定能极大地鼓舞士气,也能让南京伪朝廷被消灭后,对整个江南地区的动荡与影响,减小到最少的程度。
李啸思虑既定,立即带着人马俱着明光重甲,装备精锐无匹的亲随五百护卫精骑,从济南速度南下,直趋扬州而去。
与此同时,他立即下令,让唐军第六镇兵马,在进入庐州府后,对左良玉部驻守的庐州城,围而不攻,分出近半兵力,直取黄得功撤兵离开的滁州,从而对庐州形成南北夹击的态势。待到扬州局势明朗,黄得功部顺利投降之后,再采取进一步行动。
唐军这边在按计划调兵遣将,黄得功部的各地兵马,也是在紧急调动,全面回缩,退守扬州城。
六天后,一路南下的唐军,顺利地到达了扬州城外,然后立即重兵围城,把偌大一个扬州城,给围得严严实实。
此时,率领四万兵马,龟缩退守扬州城的黄得功,望到城外那密密麻麻的唐军兵马与军帐,他不由得浓眉紧锁,忍不住长长一声叹息。
怎么办?
现在唐军这般重兵围城,自已想再脱逃已是断无可能,只不过,自已凭着这四万兵马,真的能守住这扬州坚城么?
谈何容易啊!
而在这时,他旁边的一名面容清瘦,身着二品官服文官打扮的人,亦是满面忧色,同样发出了一声长长的叹息。
这个人,便是江北督镇史可法。
弘光伪朝成立后,史可法因为拥立之功,被加封为太子太保,改任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让他来监管所谓的四镇兵马。
只不过,这位新上的兵部尚书,徒具虚名,那割地自据的四镇兵马,刘良佐、黄得功、左良玉、郑芝龙,个个都不鸟他,完全无视这位兵部尚书与武英殿大学士的存在,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