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节:夫妻对拜(1 / 2)

覆汉 路边呆子 2263 字 2020-04-29

在众人的哄闹声中蔡琰顶着红盖头缓缓下轿在侍女的搀扶下慢慢走进了管府的大门从这一刻起蔡琰便是管彦明媒正娶的夫人了

当蔡琰被搀扶道管彦身边时管彦展颜一笑轻声说道:“夫人郎君在此有理了”

一旁的侍女把管彦的花一字不落的听在耳中不禁莞尔一笑蔡琰闻言娇嗔道:“正经点让客人瞧见多不好”

虽是斥责之语但是管彦却听出了蔡琰话语中的娇羞直听的管彦浑身都酥麻了

“我说姑爷您就让我们小姐在这等着”侍女眨巴着大眼睛故意问道

管彦干笑一声忙说道:“诸位诸位走走走进去进去”

众人簇拥着二位新人边说边笑地走进了正厅

客厅之中早已站满了宾客主位之上皇甫嵩、蔡邕夫妇已端坐两侧下面就是“拜堂”了按照理解应是新人父母端坐高堂之上但是在这个世上管彦的父母皆已经忘去也沒有任何亲人长辈

俗话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以皇甫嵩的名望、身份完全可作为管彦的长辈來接受新人的礼拜

管彦、蔡琰走到大厅正中这时司仪对着一众侍者点头示意侍者们纷纷忙碌起來:燃烛、焚香、鸣爆竹、奏乐等

诸事准备完毕后司仪高声吟道:“香烟缥缈灯烛辉煌新郎新娘齐登花堂”

随着司仪长长的尾音管彦和蔡琰向前迈了一步站定后司仪颂唱道:“一拜天地二拜月老三拜高堂”

管彦、蔡琰二人如仪依序跪拜

但是管彦好像觉得有点不对劲啊二拜月老什么时候有过拜月老的记得电视里面都是“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才是啊

其实在汉代年间夫妻之间的地位还并不是很平等现有史料上未见汉代之前有夫妻拜堂的记载

但在世说新语一书中有个故事可证明拜堂风俗始于晋代的徐州

书中说当时有个叫王浑的徐州刺史元配老婆死了又娶了一个续娶之妻为颜氏是个平民百姓地位比较低他们拜堂时颜氏先拜王浑然后王浑准备答拜这时有人对王浑说:你是一个州级高官怎么可以拜她王浑就沒有答拜为此颜氏非常恼怒

尽管这对夫妻的对拜沒有最后完成但说明当时的徐州的确存在拜堂风俗如果不是有人挑唆王浑还是要答拜的这也说明夫妻互拜的风俗刚刚兴起王浑不拜也就不拜了后來风俗成熟时新郎的官再大也得拜据隋书礼仪志记载北齐皇帝举行婚姻大典时夫妻也要互拜的不过仍是女先跪拜后起男后跪拜先起

所以这个时候可能夫妻互拜的风俗还行程但是少了这夫妻对白管彦总觉得少了很多味道

司仪刚想准备下一个环节管彦忙举手说道:“等等等等这位礼生是否少了什么礼节啊”礼生就是指的司仪管彦是怕这司仪忘记夫妻对白故而有此一问

蔡邕乃是当世大儒熟读四书五经对于“礼”的研究可以算是泰山北斗但是自己女儿成婚总不能自己來当司仪吧于是请了个名叫“贺青”的老友來充当司仪蔡邕所请之人即使沒有蔡邕出名但也是当世屈指可数的人物

如今管彦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质疑自己贺青的脸有点挂不住了

“老夫皆遵循古礼而行若东乡候有所质疑可询问蔡翁”

蔡邕深知这些的大儒的脾气一看贺青的脸色蔡邕忙对管彦说道:“文德啊贺先生皆按古礼而行并无差池”

管彦心里有点明白了这个时代是不是还沒有夫妻对白啊

当下管彦对着蔡邕抱拳回道:“岳丈大人小婿觉得应有夫妻对拜之礼”

“夫妻对拜”蔡邕惊讶了不仅蔡邕就连满堂宾客都相互嘀咕起來显然都沒有听过“夫妻对拜”这一礼节

管彦看向厅内众人大声说道:“夫妻结合当为一体举案齐眉相敬如宾方是夫妻相处之道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我与昭姬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