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理解目前大楚的变化和百姓的处境,绝不只是几个词语能够去形容的,甚至不能用某个角度去叙述,这种自内而外的变化当中,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变革,因此想要理解大楚的困境,就需要理解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工业化这三个字到底有多么沉重。
至少根据宁渝对后世的了解来看,即便到了二十一世纪,真正完成了工业化的国家也是少之又少,大部分的国家依然没有真正实现工业化,可即便只是这么少数几个工业化国家,所经历的血泪也都是难以想象的。
在原来的历史上,作为第一个开启工业化的大英帝国,也并不是人们所想象的那么美好,伦敦河里面漂浮的工业垃圾加上常年制造的污染气体,使得伦敦甚至拥有了一个所谓的‘雾都’称呼,而里面更深刻的则是那些死在工厂中的童工层层叠叠的尸骨,构成了大英帝国的地基。
而这样的一个大英帝国,也并不是后来人们所描绘的自由、开明和廉政的国家,相反,它是一个军事开销庞大的、总是处于战争状态的、奉行干涉政策的、高税收的、债台高筑的、极端贸易保护主义的官僚集团和强权国家。
对外进行殖民扩张,对内进行严酷剥削,这就是资本主义与工业化的现实真相。
至于其他的工业化国家,虽然跟大英帝国在发展上有很大的差异,可是也很难完全避免以上两点的限制,哪怕是华夏也进行工业化的道路上,也充满了荆棘坎坷,付出了无比沉重的代价,才最终得以实现。
那么如果不进行工业化?能够避免这样的悲剧吗?
很明显,这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也是宁渝明明知道工业化会为百姓们带来大量的痛楚,却依然要坚持推行的缘故,因为不去主动进行工业化,最终的下场只会更惨。
在另外一个时空历史当中,大清没有成功进行工业化,没有获取原料和市场,只能选择将伤痛进行自我消化,而导致当时的百姓几乎陷入到一种难以言说的惨状中。
“毫无疑问,再也没有一个国家像这个泱泱天朝上国一样,深陷于如此多灾多难周而复始的贫困。没有哪一年,这个国家不会出现大规模的饥荒。朝不保夕的人们不可计数。”
“只要来一场使一个省粮食歉收的干旱、洪水或其他什么灾害,整个人口的三分之二会立马挨饿。你会常常看见乞讨的大军,其中有男人、女人和小孩,他们一起行进,只为在什么村镇找到一点点给养。”
“他们中的许多人,在抵达可能获救的目的地之前就昏倒在路旁死去了。你会看到他们的尸体躺在田野和路边,而你经过他们时大概都不会加以注意:毕竟这一恐怖的惨景在这里实在是太平常而熟悉。”
这些文字是来自于当时一个在华夏游历的天主教牧师的所见所闻,当然固然有战争等因素的影响,可是能够看出有一点,在传统的农业社会当中,由于生产力的极端落后,导致在面对天灾的时候变得十分被动,抗风险能力无比弱化。
宁渝不希望自己的国家再过一百年还是这个样子,因此无论如何,他都要进行工业化,而要进行工业化,就要从方方面面带着百姓们向前走,甚至要驱赶着他们往前走,即便这个过程充满心酸和苦累。
那么有没有轻松下来的一天呢?自然也是有的,而且并不难以预见。
关键就在于等到工业化成功之后,就可以通过工业化带来的强大来掠取广大的原料生产地和市场,通过让商人集团来帮助本国的农民进行融资、组织生产和销售,从而对本国的农业进行反哺。
因为单门独户的农民不可能自己依靠劳动分工去组织企业、创造大市场,他们缺乏资金、原材料,也不知道销售渠道在哪里,知道了也无力控制和维持安全、惩罚欺诈。只有通过全球贸易致富的商人,才能利用产业来帮助调控国内利益的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