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3 / 4)

做好了没有。

那老师傅此时身上沾了好些个棉花,手上套着个顶针,手里还捏着根大针。一见苏瑾瑶来了,便道:“看看,我这赶着做还差一床最厚的褥子没做完呢。小姑娘你稍等一会儿吧。”

苏瑾瑶知道自己来去的时间挺短的,老师傅手工这么利索已经算是不错了。便道:“行,等一会儿吧。那我先把做好的搬到车上去。”

老师傅指着旁边的一堆布头道:“这堆布里你挑拣出大块的做包袱皮,把被褥、枕芯成套的包起来再往外拿。要不走路的时候散落在地上就脏了。”然后又补充一句道:“捡好的拿,回头那几块包布也送给你了。以后要买什么布料,还是做棉被、做衣裳、做鞋子,就到我这店里来吧。”

苏瑾瑶觉得这个卖布的老师傅倒是也不错,一边答应着,一边去布头堆里找布去了。

苏瑾瑶也不是爱占便宜的人。虽然老师傅说是让她挑好的拿,可越是人家敬她一尺,她也不会贪人家一寸。所以只是挑了几块便宜的粗布,只要大小合适能把被褥包住就行了。并没有去拿那些料子好,又大块的布头。

老师傅一边还缝着褥子,一边看苏瑾瑶挑布,心里不由得觉着这位主顾真是好,要都是这样的人来卖东西,他可是也省着不少心呢。

苏瑾瑶忙着把被褥包起来,抱到门口二栓就接了过去,整齐的放在车上。先装上车的是四套夏被,每套再加一个枕芯,也是不小的一堆,占了半车的地方。

等到这四套被褥都抱上了车,那老师傅也收针了。再用短把的猪鬃小笤帚把褥子上的棉花和线头扫干净,折叠好了也扯了一块布头给苏瑾瑶包起来。

苏瑾瑶接过来往车上抱,那老师傅又回头拿了几个小轴的丝线,用块小布头包了个小包。出门把装了丝线的小包往那些被褥上一放,道:“这几轴丝线挺鲜亮的,小姑娘你留着做衣裳用吧。再就是衣裳破了要缝缝补补的,用这丝线也比麻线、棉线都好看点。”

苏瑾瑶觉得还是好人多啊。要是做生意的人都这样和气生财,那做买卖真是容易了。

谢了一声,苏瑾瑶答应着以后还来这里买东西。便和二栓往回走了。回到之前停车的地方,果然有个男人已经在等着了。

二栓连忙下车,把那人放在脚边的麻袋接过来,送上车,解释了一番,说是帮主顾去拉点东西。那男人也挺好说话的,说没等多一会儿,便上车不再吭声了。

过一会儿又来了个老汉,背着个行李包,像是要出远门的。二栓仍然帮他接过行李放上车,这一车的人就算是齐了。

二栓看看苏瑾瑶,又看看另外两个人,问了一声道:“各位,还有事吗?要是都没事就坐好了,咱们启程赶路喽。”

三个人都点点头,二栓就把鞭子一甩,那匹大黑马就“踏踏”的跑了起来。

等那两个人到大同镇下了车,二栓就直接赶着马车送苏瑾瑶回家了。

路过大张村的时候时间还早,王叔的马车也没见回来。二栓也没有二话,仍旧是赶车往前走。

今天回来的确实早,加上还有马车送,所以走过延山的小路时比平时早了近一个时辰。

买了这么多的东西,还有了一张十两银子的银票,苏瑾瑶心里挺高兴,本来一门心思往家走。但是猛然间就感觉马车走过的路上,有一处石头的影子很奇怪。

苏瑾瑶连忙回头看看,就见地上投射的影子隐约有个人形一闪就不见了。她再抬头看过去,就见刚才走过的路上方有个探出来的石台,正是早上古学斌坐着等自己的地方。

苏瑾瑶心思一动,连忙叫二栓停车,跳下车走到石台下面仔细张望,却没有再看到什么人影。

苏瑾瑶低头想了想,然后走回来对二栓道:“我临时想起还有些事没办好,你帮我把这些被褥送到屏山村的苏家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