吗?
对了,工点伤那个钢筋加工房明天上午要安排人仔细的收整一下,虽然项目小,但是还是要有标化工地的样子,林云想到这里,也和何成刚李如海两人交代了一下。
所有人听了林云传达的消息后都没再喝酒了,这点分寸大家还是有的,还是得先应付检查。
下桌之前,林云也和何成刚,还有李如海,张成,陈雷几人商量了一下。
明天虽然是交通局下来打前站,还是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对于长期在国企呆的几人呢,对于这个标化工地的投入,还是有一定心得的,而李如海虽然不是国企人员,但长久在工地混,也是见了很多标化工地的。
标准化工地建设,不一定就是多投入,但感官上会提升一大截,而且标准化工地建设的投入是一次性的。
工地标准化建设搞好了,后期关于安全和形象方面的投入就小,不然每次有领导来视察,或者主管部门的例行检查,你都要面临重复投入,或者稍不留神就停工整改吃罚单。
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很多私企老板都舍不得投入,但每次有检查都投入一点,每次一点,或者中间遭遇停工整顿吃罚单,到最后发现所有的费用居然还要超过标准化建设的投入,简直是得不偿失。
这些东西,在国企,每期管理人员培训都是必讲的,标化工地建设,标化工地管理,这都重中之重。
堂堂国企,自然不会像私企那样扣扣索索的,成本控制应该是在管理出效益上去体现,而不是靠缩减必要开支来体现。
几人商量了一阵,觉得没什么大问题,接下来就是分头去督促和实施的问题。
陈雷刚来,暂时工作还没上手,林云就安排了陈雷去做关于公司和项目的展板,要求做质量好的,今后每次检查都能摆出来那种。
不能图便宜,做出那种几十几百的来,用一两次就不行了的那种。
这些事情陈雷还是轻车熟路的,虽然没做过,但是以前在大项目呆的时候见过呀。
何长刚就带着人把内业资料这边整理一下,那种不完善的资料,只能先收到旁边去。
其实地方上的主要领导来检查,林云反而不惧,因为主要领导着眼点不同,来了工地都是看项目整体推进情况,或者是听一下项目具体实施的讲解,了解一下目前进度,这些都是在现场完成的。
反而是业主或者质监、安监这些职能部门的检查更让林云揪心,百分之百的工地都经不起查验的。
这次检查呢,是这个工地开工以来的第一次迎检,自然就要相当的重视,倒不是迷信,不过一般头没开好,后边肯定可想而知的。
借这个机会完善自身才是最应该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