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云照虎视眈眈,如今乘着二王叛乱,犯我边疆,实属可恨。臣以为,需得尽快调兵前往边关,以做防备。”
“防备?爱卿这个词用的好!二国已经打到我云照疆土之上了,竟然还让朕去防备?怎么,偏要大军攻到长安,才可以还以颜色么?”永宁震怒,语气之中,竟是怒火冲天。
谢鑫吞了口苦果,一时不知该如何辩解。
袁廷贞恭敬道:“圣人息怒,谢大人不是这个意思。二换距离京城万里之遥,按照脚程来算,这封急递应是再半个月前送出,也就是耿、陶二贼兵临茅州之际。如今已过了这些时日,以二管所屯兵力,恐怕……故而眼下最要紧的是传令各州府郡县小心防备敌军突袭,同时调集兵力驰援。”
永宁颔首:“袁爱卿所言极是。谢鑫。如今还有多少军马可以调动。”
谢鑫道:“回圣人,目前可以调动的兵力只有十三万!”
“什么!”永宁帝爆喝一声:“我云照万里山河,怎么只有这点兵力。”
谢鑫战战兢兢道:“这……董大人和镇南王慕容王爷为平耿陶二贼叛乱,领军共计三十余万。陈大将军领军八万尚未归朝。另有各地州府所辖中央军因需镇守关隘,维稳震寇,如今这十三万已是……已是最后一点兵力了。我朝自明帝整治军政以来,实行的是募兵制,规定每朝带甲不能过六十万人,以减少军备开支……”
“够了,朕没让你拨算盘,提祖制。”永宁帝脸上本因年岁已高,皱纹颇深,如今又听的这般令人颓丧之事,眉关金锁,更显得苍老许多:“既如此,诸位以为当如何御敌哇。”
众臣无谋,俱都看向袁廷贞。
袁廷贞身为内阁首辅,如今国难当头,自然要挺身而出,以做众臣表率。
袁廷贞沉吟片刻,步出半步:“老臣以为,我军并非只有一十三万,而是有数百万之众。”
“此话怎讲?”永宁帝闻言,立刻气血涌动,兴致勃勃。
袁廷贞道:“明帝当年改革军制,乃是因天下太平,承平盛世,考虑到军团冗余,军队人数庞大,开支繁重,故而才创立了募兵制。以发配粮饷,招募军伍子弟,令其从军五年,五年后,便可返回原籍,以良田资之。这样一来,朝廷每年便可以节省数百万两的白银开支,已调用于工部、户部等。从兵部的统计来看,我朝目前纵然的确只有十三万兵马可以调动,但却忘了那些已然归乡务农的老兵,他们久再军营,手中虽然持的是铁杵篱笆,却未成忘记如何行军作战。此时边疆危机,只需圣人一道诏令,定能使得这些老兵重新返回行伍,以保家卫国,佑我铮铮云照。”
众臣闻言,俱都点头称是。
户部尚书侧出半步:“袁大人所言极是,臣以为可行。户部曾对退伍的老兵皆有登录,只需按册施令,定能召集数十万的大军!”
永宁帝手拍龙椅:“不错。这道诏令便由内阁今日拟定,拟完立刻发往各州。大军已定,由谁挂帅,诸位爱卿可有人选?”
袁廷贞道:“臣保举一人。或可担此重任!”
“谁?”
“东海王潘广尧!”
“潘广尧现在何处?”
“回圣人,潘王爷现下就鹤洞山王府别苑……”礼部尚书答道:“老王爷说他年岁不小,不知还有没有机会四处游玩,便想着绕道在名山大川中游玩。臣昨日恰好给王爷府上送了福贴银子,才知道此时。”
“这便极好,明日传潘广尧回京……”永宁帝心中稍安。若是能得潘广尧挂帅,那定是省了一番心事。毕竟朝中两大将帅均已出征,唯今能够统领十数万大军的人并不多。
“主子……”庄公公再侧忽的低声提醒。
永宁帝侧过身子,问道:“何事?”
庄公公压低声音,如小儿计策秘密一般:“主子,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