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武面色转缓,赞道:“说得好!赵王言行着实不妥,应给予惩处!降赵王为赵公,今后不得从夏城门下经过!鲍卿真是骨鲠正直之士、不畏强梁之臣。有他监察洛阳,京师的皇亲国戚们今后可要收敛了!”
“陛下圣明!道之本,仁义而已。五典为经,群籍为纬,陛下所为,正是出于仁义!”大司徒欧阳歙上前奏道,“臣以为,今天下刚经大乱,为政之道,先屏四患,再崇五政,方可大治!”
欧阳家世代教授《尚书》,为天下儒者所宗!欧阳歙深受家风熏陶,每有所论,前言必因循先典。
光武问道:“何为四患?”
“四患者,一曰伪,二曰私,三曰放,四曰奢。就是伪乱俗,私坏法,放越轨,奢败制!”
“何为五政?”光武又问。
“兴农桑以养生,审好恶以正俗,宣文教以章化,立武备以秉威,明赏罚以统法,此为五政也!”
太仆朱浮刚等他说完,就上前奏道:“陛下,欧阳司徒所言,似有道理!但臣有事不明,想请教当面!我大汉定都洛阳已有十数载,规章制度始终不见完备,以至于各州郡、各府县的官吏均无法依律处理公务,因而大多数人都很难做到称职。请问欧阳司徒,此种情形,当属适才所云四患中哪一条?又该不该尽快解决?”
光武侧首望向欧阳歙。
“臣闻国之废兴,在于政事;政事得失,由乎辅佐。辅佐贤明,则俊士充朝,而理合世务。故,臣已令司徒府各部门加紧完善规制,立官员履职之依据!同时,在全国寻求、选拔贤人能士,以确保各部门各官职都有胜任之人!”欧阳歙道。
一名身材魁梧的大臣,从武将之列的末位出前数步,声若洪钟,满堂官员都能清晰入耳:“启奏陛下!目前,我大汉官员多半都是陛下的同乡或者故旧。安丰侯窦融等入京后,此番派往河西补缺的官员又是如此。臣以为政府官员无论任命或者升迁,都应该遴选全国英俊贤才,而不应该专用陛下那些南阳同乡!”
又是一番指向时弊而他人所不敢直谏的切悫之言!
殿内众人循声一看,原来是新任并州太守郭伋,他早先任雁门太守,与匈奴铁骑鏖兵数年,力保城关不失;后调任镇守寇贼充斥的北方边关重镇渔阳,下车后整勒士马内驱盗贼,外御匈奴,迫其畏惮远迹,不敢轻易再来入塞侵扰,当地百姓得以安居乐业,数年之间户口翻倍!如今匈奴和卢芳转而攻袭并州一带,形势危急,故又奉诏转任并州太守御敌,路过京师入朝谢恩。
光武倒是不以为忤,微笑道:“郭卿所言甚是有理啊,此层朕亦已想到,正在改之!适才言及河西用人,武威乃河西重镇,直接匈奴,不容有失。朕已征交趾郡的九真太守任延入替原太守梁统接此重任!”
“陛下,臣自接到阙廷玺书,不敢有丝毫怠慢,日夜兼程,已于昨日到达京师,今特来谢恩!”文官之列的末位闪出任延,上前答道。
“果然雷厉风行!”光武喜道,“卿在九真四年,政绩卓著,劝耕扶农,当地百姓富足礼化!故此,朕方选派你接任武威太守这一要职。从东南到西北,万里赴任,到武威后,要好好的侍奉上官,爱惜名誉啊!”
任延听完,猛一抬头,昂视光武,凛然回道:“陛下,臣曾经听说,尽忠职守的人一定与人不和睦,与人人都和睦的人一定无法尽忠职守。坚守正道,遵守法令,是为官的基本职责。如果上官与下属搅和在一起,一个鼻孔出气,那可不是陛下的福气啊!故此,关于好好‘侍奉上官’的诏令,臣无法接受!”
光武讪然一笑,道。“卿乃公忠亮直之士,只认理不惧威!那好,既然无法接受,那朕就收回适才所言,有任延在,武威必无忧矣!卿自努力,疾风知劲草!”
太仆朱浮又上前奏道:“昔日,以尧舜的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