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北宋的将与相——必然失败的王安石变法(3 / 5)

虽然也有些许倒霉催的因为当上了这玩意直接被干的破产了。

但毕竟主流还是很肥的。

可就是这么一个都算是特例的事情,让王安石找到了把柄和理由。

他以有些民户因当差服役而赔钱破产,役法已到非改革不可的地步为理由,直接对这里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但说到底,收钱!

就是收钱!

王安石等人发布的第一道免役令规定,开封府的乡村上三等户分八等纳役钱,四、五等户不纳役钱,并且明令各地也依此原则分摊役钱。

这么一来,没问题,毕竟这个东西本身就和那些贫苦人家没有任何的关系。

所以缴纳钱的时候,自然是上三户交钱,下等户不需要交钱了。

可这件事情真正到了地方上的时候,立刻就不同了,而这个不同还不是因为他王安石下面有人捣鬼,也不是因为司马光的保守派毁他。

是单纯的王安石自己玩脱了。

据《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五六冯山奏中可以看得出来,免役令前后共发布了四道。

后面那三道的原文我们已经是找不到了,但是可以从诸多奏疏之中看出来那都是什么玩意。

首先,这四道是在半年之内接连出现的,半年之内频繁的改变,这本身就是一个很急躁的事情。

而这种事情,其实和王安石的性格,也是有很大的原因的。

他就是一个很果断的家伙,说做就做,但不修边幅也能够看得出来,这家伙不抠细节,所以一出现什么问题,立刻就要更改。

这对于一个人来说,没问题,是好事儿,不拖延。

但是对于一个朝廷来说,三天两头改政策,这玩意谁受得了,而且为什么改政策。

因为之前的有漏洞,漏洞带来了什么?

给那些有心有力之人来到了投机取巧的机会和利益啊。

而且你放一百个心,这种事情和普通老百姓没任何的关系。

就比如哪怕你明知道股市里面哪里有BUG,你也不可能在短时间之内凑出多少资金来,最重要的是,普通老百姓你也接触不到这些。

第二,这剩下的三道其实就是再说一件事情,这钱不能只是上面出,还得是下面跟着一起出。

也就是说,本来差役这种事情是朝廷给那些富户的,然后呢,王安石说不能这样了。

咱们得改成雇佣制,不但是要用雇佣制度,就是这些人的钱还得你们给交!

交给谁,交给朝廷!

理由是啥?

之前你们干这个你们破产了,现在为了不让你们破产,朝廷替你们解决了,你们不得给朝廷表示表示么?

这就是纯纯的不要个脸了。

可就算是这个样子最后在一阵交锋之后变成了,你看富户都交钱了,你这没钱没事没本事的。

你不得交钱表示表示么?

什么,你和这事儿本来就没关系?

有没有关系那是我说了算,我不要你以为,我要我以为!

这个时候,就衍生出来了第一个大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你见过穷人变老赖的么?

我欠钱不还了,我钻了律法的空子,所有的财产都不在我名下,所以我就是不还。

这是富人的玩法,那穷苦人家呢?

欠个信用卡都要想办法让你给补上这个窟窿,你不补上你孩子就要受罪了。

那么现在人有这个问题,古代就没有么?

在面对这种钱的时候,本来应该是主力的上三等人,他们想办法将这个钱拖了,免了,逃了。

可要什么没什么,连逃走都办不到的穷苦人家,那下等户,他怎么办?

交!

你必须得交!

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