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土自重,对于北方之事并不关心;而没有说的一面则是,王导想安插一个自己人,去做豫州刺史。
“那么如果是侨姓,有何可以推荐的么?”
王导笑着说:“先前周伯仁、谢幼舆都与你相识,找个熟人做上司岂不美哉?”
桓景回想起之前在画舫中的场景,只觉得周顗、谢鲲这些人都难当大任。如果说只是找个关系好的名士来做傀儡,倒也不是不行,只是王导显然对这个豫州刺史之位有着非同一般的渴望,怕并不只是想要派个光杆司令出去,而是想接机插手豫州之事,干预自己的兵权啊。
这种事情肯定不能立马做决定。
“伯庸刚刚来到江东,确实还是有些生分,不妨多多观察,好好考虑考虑,再做决定也不迟。”见桓景尚在犹豫,王导也并不急于催促他立马下决定,只是轻易换了个话题:
“不才倒是有不少想问足下的,足下在中原,想必知道秦王和琅琊王的关系吧。”
琅琊王司马睿、秦王司马邺两方的紧张关系,桓景自然清楚。只是这王导到底实在试探自己呢?还是想真实地资询自己呢?还是把话说得圆润一点为好。
“琅琊王和秦王戮力为国,只是有一些龃龉,不过也是暂时的。”他决定先说得委婉些,看看王导什么反应。
“别客套了,你又不是在和琅琊王说话,没必要那么拘谨”,王导将桓景的手拉近:“现在足下都要和秦王的人抢刺史了,还说什么同心戮力呢?
“我真正想知道的是,以你观之,秦王那帮人能成事吗?”
桓景其实对长安行台的情况也不熟,只好将郭诵对他说过的话,长安行台内部的纷争,奸臣窃命,胡虏觊觎,唯有贾疋尚且忠诚的事情,老老实实给王导转述了一遍。
王导沉吟不语,思考良久,方才喃喃自语:
“我就知道那十岁的秦王不能成事。现在看来,跟琅琊王算是跟对人了,接下来确实应当扎根江东才是。”他举起茶杯,表情不变,眼神却有些喜悦:
“如果秦王能成事,那么晋室可以复兴;如果秦王失败,我们至少可以不被当作叛贼。来,伯庸贤弟,喝茶!”
桓景一边应诺喝茶,一边暗自思索着:和自己在历史教科书上看到的不同,即使到了现在这个时候,王导居然还要思考是不是跟对了琅琊王。看来所谓的“王马共天下”时期,司马睿和王导二人也并非看起来那么和睦。
王导又问起桓景在谯地往事,桓景都一一如实相告。两人相谈甚欢,从琅琊王身边的派系,到江洲刺史的任免,一直谈到黄昏时分,只是俩人都默契地再也没有聊豫州刺史的事情。
“天色暗了,走么?”凉亭外一声慵懒的声音,打断了二人的攀谈。桓景回头一望,原来是温峤,看起来是酒醒了。
“那我们就先走了。”桓景转身向王导拱手。对于士族这些礼节,他有了上次在寿春的经验,现在总算是轻车熟路了。
“不留宿么?”
桓景正欲答应,突然,感到温峤轻轻碰了碰自己的脚踝。
“留宿自然是会留宿的,只是我们今晚想去四处逛逛,毕竟我俩都是北境粗鄙之人,没见过建康的繁华。”温峤接过话来。
“那么去哪儿游玩呢?”
“南塘正是江东名士聚居之地,夜夜繁华,我们想去看看。”
听到南塘二字,王导脸上似乎露出一丝忧虑的神情:“希望两位只是拜谒江东名士即可,南塘多是奢侈放诞的把戏,不是你们作为名臣应该沉溺其中的。”
“那是自然。”温峤应道,随后就拉着桓景赶快和王导辞别,走出来王家府宅。
乌衣巷离南塘不远,两人沿河而行。不一会儿,就到了灯火通明的南塘,一路上,两人之间并不言语。
“你就那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