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印度起义(2 / 3)

中华之帝国崛起 诩人 3996 字 2023-11-27

们的国家。现在唯一的道路是挣脱异族的暴政,进行流血的圣战!

1857年初,英国殖民当局发下了一种用涂有牛脂和猪油的纸包装的新子弹,使用时要用牙咬开。信奉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土兵”认为这是对他们宗教信仰的侮辱(印度教视母牛为神圣,伊斯兰教禁忌猪肉),极为愤慨。印度教“土兵”手捧恒河水,伊斯兰教“土兵”面对《古兰经》,发誓要摧毁英国的殖民统治。1857年3月29日,巴拉克普尔第三十四步兵团检阅时,一个青年“土兵”曼加尔;潘迪怀着对殖民者的满腔怒火,高呼“起来!兄弟们,为了我们的自由,向阴险的敌人进攻吧!”并开枪打死了三个英官。英军闻讯赶来,逮捕了潘迪,判处了绞刑。随后英国殖民者就解散了这个步兵团。4月底5月初,米鲁特又发生“土兵”拒绝使用新子弹事件。殖民者对拒绝使用新子弹的85名“土兵”判以七年徒刑。5月9日,英国召集全旅官兵集会,当众剥去判刑的85名“土兵”的军装,夺走武器,然后带上手铐脚镣押往监牢。为此,“土兵”忍无可忍,回到营房召开秘密会议,决定立即发动起义。这时,印度全国各阶层对英国殖民压迫的愤懑已到了极点,而印度“土兵”反抗的枪声就成了民族大起义的信号。

现在,因为中华帝国和英国在印度的达卡之战导致英军在印度集结的大部分军队除派往马六甲的两个师其余的军队都在达卡不是战死就是被俘,这也间接导致英国对印度的殖民地的控制大大下降,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是在征服战争的进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东印度公司占领孟加拉后,曾假手那瓦布作傀儡进行统治,继而又实行“双重管理制度”:那瓦布当局管理民事,公司掌握征收田赋权。1773年,英国国会通过“印度管理法案”,规定由英国政府任命英属印度领地的总督,“双重管理制度”结束。1784年,英国国会又通过“改善东印度公司和不列颠印度领地管理法案”。根据这项法令,由内阁任命一个督察委员会来处理印度的一切重大问题;尽管任用一切文职人员和军职人员的权力,仍属于公司的董事会,但是统治印度的最高权力已归于英国政府。

英国殖民统治印度制度的变化,是为英国资产阶级掠夺印度的需要服务的。在17、18世纪英国殖民者对印度军事征服和建立殖民统治制度过程中,英国正处于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其对殖民地掠夺的主要手段是:海盗抢劫、不等价贸易、直接搜刮。东印度公司占领孟加拉后,洗劫国库,掠走财富总值达3700万英镑,其中有2100万英镑落入公司高级职员的腰包,克莱武一人就抢得23.4万英镑;攻陷迈索尔首府时,英国人仅掠获王室珍宝就值1500万英镑。“双重管理制”保证了英国殖民者对印度直接搜刮土地税。在东印度公司未接管孟加拉征税权以前,孟加拉的田赋实收额为81万英镑,而公司接管后的一年(即1764~1765年度),田赋额便猛增至147万英镑,到1792~1793年度,竟高达300万英镑。公司对手工业者的剥削也极残酷。它通过自己布满在各地的商馆和印度经纪人,强迫成千上万的印度手工业者为其加工订货,而支付给他们的价格却低于市价的一半,甚至不足以购买原料。此外,公司还垄断食盐、烟草和鸦片等项贸易。仅食盐专利一项,每年就净赚80万英镑;公司强迫孟加拉农民种植鸦片,以低价收购,再用走私方式运到中国,牟取暴利,毒害中国人民,鸦片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七分之一。英国殖民者从印度掠夺来的大量财富,源源不断地流入英国。据统计,在占领孟加拉以后的58年间(1757~1815年),英国从印度榨取了10亿英镑的财富。这一大笔财富促进了英国的工业革命,使它迅速成为世界第一个资本主义工业强国。但是,英国对印度骇人听闻的掠夺,却严重地破坏了印度的社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