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凡家在离仙渡口不远的中村,村落在堰县算一个大村落,约两百户人家,村民都是从其他地方迁徙而来,因为靠近堰县中心区域,所以整个村落颇有欣荣之态。因为都是从其他苦难地方迁徙过来的,村民们都比较亲和,由于从小张一凡父亲不知所踪,母亲病故,所以大家都比较疼爱这个小大人的。
张一凡看着熟悉的景象,热情的跟村里人打着招呼,慢慢地走向村里唯一的私塾。张一凡口中的张大叔和张大娘即张松蒲和其妻陈氏,是他家邻居。张松蒲是村里唯一的教书先生,自从搬来中村之后就办了这所私塾,至今已经有十年了。张一凡听着熟悉的读书声,仿佛又回到从前,张大叔教自己读书识字的那段岁月,虽然父母不在但是也能感觉到人间温暖。收拾了下心情,张一凡踏入私塾,先去找陈氏,此刻张松蒲应该在教书,晚上再见也不迟的。
整间私塾颇大,有前后院,前院东厢房教书识字,西厢房是间武房,只是好久没开启的样子,后院是家属区,以前张松蒲一家和张一凡一家都住后院。张一凡看后院厨房有烟火气息,空气中还弥漫着饭菜特有的香气,勾的张一凡的肚子隐隐作响,心想应该是张大娘在做饭,顿时感觉也有点饿了,于是小跑进厨房。
“张大娘,我回来啦,有啥好吃的没?”
“小凡回来啦!啥时候到的?我这正好做了黄花鱼和莲藕排骨,都是你喜欢吃的。”陈氏面露喜色的说到,手上活也没停,操持着锅里的食物。
“嗯,刚回来,今天正好在仙渡口那边办案,所以抽空回来看看大叔和大娘,我今年都转正做了初级捕快呢。很快我就能升捕快,协理捕头,正印捕头直到神捕!”张一凡兴奋的对陈氏说到,手舞足蹈的显得异常兴奋,在亲人面前恢复了几分孩童心性。
“好好好,快点吃饭吧,等会儿你张大叔就回来了。”陈氏一脸慈祥望着穿着捕快服饰但很稚嫩的张一凡说到。很快碗筷就摆好了,张大娘把烧好的饭菜端到一旁的饭桌上,张一凡马上就狼吞虎咽吃起来。
“慢点吃,别咽着。”
“嗯,嗯,真香,好久都没吃到这么好吃的饭菜了。”
“小凡,你这当捕快都有半年了吧,感觉怎么样?”张大娘看着张一凡埋头吃饭,在旁边问一问情况,毕竟有半年时间没有见他了,当初的小大人貌似也长高了不少,约有5尺5高了,这在他这个年纪算是比较高了,就是还是有点瘦,估计在衙门也没怎么吃好,不由得有些心疼起来。
“嗯,大娘是初级捕快,离捕快还需要一些功劳呢。在衙门那边还行,就是有些无聊,没什么大案子,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我跟着王大哥、陈叔他们也学到不少东西呢。从小爹教的步法和锻体的功夫还真管用,我还抓到过两个毛贼呢!“说起衙门的事,张一凡显得比较高兴。
“好好好,小凡出息了,都开始抓毛贼了。哎,看到你我就想到你娘了,你说好端端的,怎么说走就走了。“张大娘不由得眼睛一红,想起了过往。
“嗯,大娘,我也想我爹娘了。不知道爹去哪里了,到现在都五年了,也没有一个消息,等我在衙门当了正印捕头,我就去找线索找我爹去!”张一凡正色说道。
“嗯,好孩子。你爹当时走的急,也没留下什么线索。你娘自从你爹走后就一蹶不振,辛苦拉扯你长大,弥留之际,叫我们照顾你,看到你长这么大还当了捕快,在天上一定会很高兴的。”
张一凡一家是在张一凡四岁的时候搬过来的,和张松蒲一家差不多时间。由于张一凡父亲学过几手功夫,就想在村里办个武馆弄个营生养活张一凡母子两。正巧张松蒲是个读过几年圣贤书的落魄秀才,也想在村里开个私塾,加上两人属本家姓,而且性格相和,一合计就开在一起了。张父上午教村里孩童练武,张松蒲下午授课,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