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往事不可追(2 / 3)

问仙几许 紫月逸 4854 字 2020-04-13

家人其乐融融一起生活五年,比亲人还亲。张一凡也是上午习武,下午念书,所以有一些武者底子,书了念了不少,秀才虽然比不了,但读书写字也不在话下。

变故发生在张一凡九岁时,刚过完年后不久,张父突然接到一封信,看信之后心事重重,跟张母商量下后,连夜就离开了中村,不知所踪。张一凡总是追问母亲,父亲去哪里了,什么时候回来,母亲都沉默不语。就这样,直到张一凡十三岁那年,也许是思君心切加上感染寒疾,冬天都没过去张母就因病西去了,留下张一凡一人托付给好友兼邻居张松蒲一家照顾。因为张父会几手武功,脚下轻功了得,所以也偶尔会去衙门帮差,协助衙门抓飞贼等,立了不少功劳,和县令王宁私交也不错。王县令看张一凡孤苦伶仃,冬天一过就叫他来衙门当个小厮,领一份养活自己的俸禄。张一凡从小就喜欢武功,看着父亲帮衙门捕快抓贼觉得好不威风,从小就立志做一个捕快。所以从衙门小厮做起,做了一年有余,王县令看张一凡机灵、办事也颇为稳重,再加上手上有几手功夫所以很快就让他转正做了衙门正式的初级捕快,这不刚转正没多久碰上丢牛事情,正好离中村不远,他顺道就回来看看张松蒲夫妇。

不一会儿张一凡吃完了,张大娘把碗筷和残炙收拾了下,对小凡说着:“你先玩会儿,等你大叔回来跟你说说话,今天就别回衙门了,就在这儿睡吧,你屋子我经常打扫,被褥都有,你就在家睡吧。”

“好的,大娘,我先去武房看看。”说罢,张一凡就向西厢房那边走去,边走边热下身,看样子是准备练下武。

推开西厢房武房门,里面一尘不染,朴素而干净,想来是陈氏一直在打扫。张小凡望着屋子里两侧摆放整齐的武器架,角落里练轻功的站桩,两架练拳用的木人桩,练力用的举石,思绪又飘回到了小时候。

那时候张父教张一凡一些基础的步法功夫,如何修炼力量,然后传授一些捕快刀法及张家祖传的锏法。其中张家祖传的锏法张父只教了一部分就失踪了,张一凡也没有得到锏法秘籍。他估摸着要是父亲再不回来的话,估计张家的绝学就失传了。回想着小时候的一幕幕,不觉时间已过半个时辰。他走到中间供桌旁,望着桌上武器架上放着的两把木锏,张一凡突然想演示几招。虽然后面张一凡没能修炼后续锏法,但是还是按照父亲的意志,练武不挫,基础锏法一直没停过,用的也是普通的铜锏,是他叫城西的李铁匠帮他锻造的,还花了三个月俸禄呢,好一阵心疼。然后他又经常请教衙门的捕头大哥大叔们武功,,加上武功底子打的不错,特别是近两年来进步神速,已经可以算得上是江湖上的三流高手,只是还没见过血,所以实际功力估计是比真正的三流高手稍微薄弱几分的。

两把木锏样式一样,古朴简单,是用铁桦实木制作而成,既硬又重。锏长四尺三寸,重约二十一斤,呈方形九节。张一凡走过去,拿起其中一只锏,想起九岁时父亲刚教自己锏法起手式时,整只锏用双手举起来都非常吃力,现在却可单手举起而不怎么费力。此刻,他心中生出无限豪情,便使出《星字诀》起手式“摘星指天”,继而“流星赶月”,“群星闪耀”,“繁星点点”......演练完《星字诀》之后,开始演练《御字决》,“御敌三尺”,“御山成壁”,“御水东引”...约莫一柱香功夫,张一凡演练完了之前父亲教自己的招式。据张父说,张家祖传锏法一共分三部分,别分是《星字诀》、《御字诀》与《火字诀》,张父教了他打基础的两部,余下的《火字诀》也只是听闻父亲提过几次,说等自己把前两部招式都熟练了,修炼出独有的星火内力,然后才可以修炼《火字诀》。可惜的是,至今张一凡都没有修炼出内力,否则应该可以进入二流高手境界。

看着武房中的一切,追忆父母与自己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不